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与反思

作者

王子翔

临澧县丁玲小学 415200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因遗传、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差异化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所以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与反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设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确保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和基本技能,提高目标针对中等水平学生,要求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发展目标则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拓展学习和创新实践培养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面积”时,基础目标可以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计算方法,提高目标可以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解决一些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发展目标可以是让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其他几何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尝试推导其他多边形的面积公式。

(二)教学内容的差异化选择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差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对于中等水平学生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内容,如数学史、数学文化等,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和研究性学习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教授“分数加减法”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练习题帮助他们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对于中等水平学生可以引入一些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分配物品、计算比例等,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探究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总结运算规律。

(三)教学方法的差异化运用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征,选用多种教学方式。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定理,可以采取直观演示法、讲解法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那些要求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的内容,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比如,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再通过分组协作,让他们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进行深入的研究。

(四)教学评价的差异化开展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同时评价标准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注重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对于中等水平学生注重评价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注重评价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评价学生的数学作业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他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就可以给予较高的评价,对于中等水平学生要求他们作业正确率高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在作业中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题方法。

二、差异化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能力局限

差异化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包括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教学内容的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和教学评价的科学开展等,然而目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还不足以满足差异化教学的需求,他们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影响了差异化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实施差异化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如多样化的教材、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等,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校经费有限、教学资源不足等原因,导致教学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学校和班级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影响了差异化教学的实施。

(三)班级规模过大

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班级规模逐渐扩大,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往往较多,在班级规模过大的情况下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无法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给差异化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三、对差异化教学策略实施问题的反思与改进措施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学校应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教学研讨、观摩课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适合学生的差异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满足教学需求

学校要增加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将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给每一个班配备足够的教学器材和教材,并鼓励老师们利用周围的各种资源,例如自制教具、学具、网络资源等,来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三)合理控制班级规模,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育部门应合理控制班级规模,保证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注意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人差异,学校可以采取分层教学、走班制等形式,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结束语: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差异化教学策略,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李霞 . 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J].2025(1):296-298.

[2] 周艳华 . 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研究 [J].2025(1):74-76.

[3] 吴志刚 . 有效实施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J]. 进展 : 教学与科研 ,2022(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