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路亮
河北省邯郸市荀子中学0560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高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体育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体育学习,学生不仅能增强健康意识、掌握运动技能并形成团队精神,还能提升心理素养,包括提高抗压能力和树立自信心等。体育教学是传播体育文化的载体,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由此可见,体育教学能通过多方面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其未来成长。
2 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许多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课程设置往往偏重于传统体育项目,忽视了新兴运动项目和健康教育内容的融入,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参与度不足。在教学方法上,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示范- 模仿”模式,缺乏创新和互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学评价体系也存在问题,过分注重运动技能和体能的考核,忽视了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素养发展情况。
3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3.1 聚焦基本运动技能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综合能力
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前提。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以提高其参与运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及运动能力,采用系统化的模式开展基本运动技能教学。教学内容包括跑步、跳跃等动态的身体移动技能,以及平衡等静态的身体稳定技能。同时,教师应结合田径、球类、体操等项目开展靶向性训练,确保学生能全面掌握各项基本运动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动作的标准化,还要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确保学生都能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技能。此外,教师应将体能训练融入体育课堂,通过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耐力训练等,帮助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增强运动表现力。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采用示范教学、视频剖析、实践操练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并掌握技能。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体育课外时段进行自主练习,将课堂所学运用于日常的体育活动。教师还可以将基本技能教学与趣味游戏、团队竞赛等活动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
3.2 强化体育理论教学,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体育理论教学属于高中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对于改善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加深对体育运动的领会与喜爱有着重要意义。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等都是包含在内的内容。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学生可以更为科学地认识自身身体状况,知晓运动给身心带来的好处,学会恰当的运动方法和技巧。而且,教师还可以联系体育赛事,体育明星之类的例子,促使学生留意体育动态,培育对体育的兴趣和喜好。要想加强体育理论教学的效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体育纪录片,展现体育图片等,让教学内容更为生动的形象。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案例剖析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大体育理论教学的强度,学生就能更为全面地认识体育运动,树立起正确的体育观念,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3.3 借助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体育训练不仅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途径,还是提升学生心理素养的有效手段。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要面对体能挑战、训练困难与比赛压力,这些场景为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提供了契机。教师可以设定递进式的训练目标,让学生在逐步突破自我极限的过程中学会坚守与奋进。例如,在耐力跑、力量训练及球类比赛中,学生要克服疲劳、调整心态,才能顺利完成训练任务。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失败,帮助学生树立“失败是成功的起点”的观念,并通过分析失败原因、优化训练手段,助力学生持续进步。在竞技类体育活动中,学生可能因比赛失利而产生挫败感。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增强应对挑战的信心。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与心理素质训练结合,运用冥想放松、目标设定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调整心态的技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经过长期的体育训练,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人际挑战及未来生活困境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变得更加坚韧自信。
结语
总之,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又繁重的挑战,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不断地探索和实验。我们要从基本运动技能教学这一方面发力,要注重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还要通过开展体育训练来提高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日后融入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打好基础。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步到位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努力和改进的进程。所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持有开阔心态,不断学习新鲜的教学观点与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书育人效果,进而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成刚.立足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J].高考,2020(1):182.
[2] 刘寅祖.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探究 [J].体育世界,2024(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