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用电器安装与维修部门实践体会

作者

郑琳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010070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这一目标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和方式必须紧密贴合实际工作场景。通过企业实践,教师能够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从而将最新的行业知识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1。因此,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家用电器安装与维修领域,教师可以通过企业实践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符合行业需求的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能缩短其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 2。另外,教师切实地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在复杂的实践中继续锤炼动手操作能力,能助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成长。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企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通过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优化贡献力量 2。因此,教师企业实践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成长,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教学优化

在企业实践中,深入了解了家用电器安装与维修部门的具体工作流程、技术标准以及安全管理,在实践中接触到了新型智能家电安装技术、操作规范以及电气安全意识,这些均可作为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以变频空调安装为载体,将实际中的各类安装和维修案例融入课程中,利用仿真平台模拟故障,让学生通过电路分析、故障排查,学会识读电路图,深化对变频控制和传感技术的理解。教师还可根据学生报故障排查思路与结果,点评操作规范性、逻辑严谨性,同时引入电气安全和环保意识。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家用电器领域的电气专业技能,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根据企业实践中的真实项目需求,设计模拟实训任务,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综合能力。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优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还能有效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二、科研促进

作为高校教师除了教学任务外,另一项就是科研任务,在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情况下,教师只能在理论层面设计科研题目,从而不可避免导致项目成果的实际应用性不高。在家用电器安装与维修部门的企业实践中,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和总结部门运作中的技术难题和管理问题,提炼出具有研究价值课题,这种基于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既为教师提供了扎实的科研内容,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例如,在家用电器安装与维修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施工安全性、优化现场协调效率等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切入点 3。此外,教师还可以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项目,如智能安全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发适用于家电安装与维修的机器人系统,能够完成简单的安装和维修任务等,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能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思考

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不仅仅让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得到持续发展,教师在学习中也看到了企业管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企业安全管理提出了以下思考。

3.1 安全隐患梳理

在家用电器安装与维修部门中,电气安全、操作规范以及设备使用是三大主要领域,其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对人员健康和企业运营造成严重影响。首先,电气安全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家用电器通常涉及高电压或复杂电路系统,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若未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极易引发触电事故甚至火灾。例如,有的维修人员曾因忽视接地保护措施,导致设备漏电并引发严重的人身伤害事件 4。其次,操作规范的不完善也是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部分技术人员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未能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例如,在拆卸老旧电器时,没有按照标准程序断开电源,就可能导致残余电荷释放而引发意外 5。此外,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同样不容忽视。家用电器安装与维修部门依赖各类专业工具和设备进行作业,但这些设备若长期缺乏维护或存在设计缺陷,则可能成为事故的导火索。例如,使用老化的焊接设备就可能引发短路事故,这不仅损坏了贵重设备,还对工作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4。

3.2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

为有效应对上述安全隐患,部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涵盖员工安全培训、设备维护检查以及应急处理预案等多个方面。首先,员工安全培训是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可以提升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从而降低人为失误引发事故的概率。具体而言,培训内容应包括电气安全知识、操作规程规范以及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等 5。此外,企业还应定期组织模拟演练,帮助员工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增强其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其次,设备维护检查是保障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各类工具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例如,针对高频使用的电动工具,应定期检查其绝缘性能是否良好,避免因老化或损坏而导致安全事故 6 同时,企业还需建立设备管理档案,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和结果,以便追踪设备状态并优化维护策略。

最后,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根据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明确各岗位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分工。例如,在发生火灾时,应指定专人负责报警、疏散和灭火等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5。通过以上措施,企业能够构建起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

四. 结论与展望

通过企业实践,深入了解家用电器安装与维修部门的实际运作流程,从而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使教学更加贴合实际工作需求。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更准确地识别安全隐患并参与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员工安全培训、设备维护检查以及应急处理预案等。这种基于实践的经验积累和反思,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还为其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这一实践不仅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还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和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巧平 .“ 特高计划” 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与管理研究[J]. 文教资料 ,2020,(33):158- 160.

[2] 林素敏 ; 刘方 .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现状与措施 [J].汽车实用技术 ,2019,0(12):205- 206.

[3] 孟莹梅 ; 陈晓军 ; 吴长贵 ; 陈芬 .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 [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2):196- 197.

[4] 圣永平 . 如何有效落实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活动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5,1(17):65- 65.

[5] 丁得果; 邓守林; 王郝; 乔骋 . 安全素质 :“ 双师型” 教师不可缺失的软实力 [J]. 江苏教育研究 ,2020,(33):11- 14.

[6] 滕瑜 ; 宋群玲 ; 刘婕 . 高职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考核管理制度探讨[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35(2):37- 41.

作者简介:郑琳(1981.07- ),女,汉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