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 快乐识字
邱秀英
松溪县松航小学 福建 南年353500
作为语言启蒙的重要阶段,低年级识字教育肩负着架起文字符号与文化理解的桥梁作用。当前教育减负政策要求下,如何简化教学环节、提升课堂实效,使减轻负担与提升素养并重成为首要目标。
一、趣味拆解,拼图卡片拼合汉字
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年龄较小,他们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和了解都还不够成熟,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也较弱。游戏化识字契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性,利用具象化教具让汉字结构直观呈现,能有效减轻汉字认知的难度 [1]。
以《日月山川》教学为例,教师事先制作了许多彩色卡片。这些卡片用加厚硬卡纸裁剪而成,分为暖色系与冷色系两组。每张卡片上都清晰印着独立的汉字部件,有“日、月、土、氵”等基本构字部件,也有“口、女、亻”等常用偏旁。在会意字拓展教学环节,教师把六种基础部件卡片平放在磁性白板上,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可能的组合方式。有小组发现“日”和“月”能够上下拼接,便小心地将两张边缘呈齿轮状的卡片对齐卡扣。拼接完成的那一刻,新汉字“明”立刻呈现在眼前,学生们不禁欢呼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泉”字的结构认知可运用直观化教学策略。教师出示白色卡纸拼合而成的“白水”字样,引发学生思考:“这与‘泉’有何关联?”继而展示透明卡片对“水”字进行结构分析,拆解出三点水的偏旁特征。当学生尝试将三点水置于“白”字下部却无法正确组合时,教师结合篆书字形与山泉图片解释,古人用流动意象将水流与白色岩石巧妙融合。这一教学环节触发学生的思维矛盾,促使主动调整部件布局。这些真实教学场景中的细节说明,将汉字部件组合规律变成可操作的实物游戏,儿童会自然而然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汉字形义关系的构建。
二、角色互动,棋盘闯关趣味通关
以情境体验为核心的角色互动模式,契合低年级学生具象化思维特点。棋类闯关活动是游戏化教学的重要形式,模拟文本人物行动路径,巧妙融入生字认知任务,实现知识巩固与趣味体验相融合。
以《小蝌蚪找妈妈》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制作带有文本情境的闯关棋盘。把棋盘整体设计成池塘模样,在起点处放上蝌蚪角色标志物,终点设定为青蛙形象。棋盘的格子分为普通路径和特殊事件区域,课文里的关键生字,像“蝌”“蚪”“鲤”“龟”“蹲”等穿插其中。学生投掷数字骰子后推动棋子前进,要是棋子停留的字格出现蓝色波纹标记,学生就得准确认读这个汉字并组词。比如,棋子走到带有“鲤”字的格子时,如果学生能正确读出“鲤”字并组出“鲤鱼”这个词就能额外前进两步;要是读错或者组词不对,那就得停留在原地,观察其他同伴操作一轮[2]。
棋盘设置多个对应不同故事情节的特殊关卡区域。比如,棋子到达“鲤鱼”所在格时,学生要依据课文内容口头描述鲤鱼妈妈的外貌特征,若准确说出“四条腿、宽嘴巴”,就能激活额外奖励通道。当棋子移到荷叶图案覆盖的方格,学生要把积累的动词卡片和生字组合应用,用“蹲”字造出“小青蛙蹲在荷叶上”这样完整的句子,验证通过后可获得继续前进的权利。这种设计能考查学生对单个生字的认读能力,锻炼他们的词语运用及语句表达能力。
三、盲盒探秘,竞技挑战解锁生字
游戏化识字教学策略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为课堂注入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识字能力。该教学方式充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把语言学习与生活场景自然融合,在互动合作中强化词汇记忆[2]
在《中国美食》单元的识字加油站活动中,教师为落实游戏化教学理念,可设计“美味盲盒挑战赛”。准备用红色纸盒制成的六边形美食盲盒,在盲盒内放入本单元的二十个特色词汇纸条。这些纸条上写着“红烧肉”“清蒸鱼”“凉拌黄瓜”等常见菜肴名称,还有“爆炒”“香煎”“凉拌”等烹饪类动词。教师将班级分成四到五组,每组推选两名代表参加接力挑战。计时开始后,第一位代表迅速从盲盒中摸取词语纸条,不仅要准确读出词语,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说一句合理的话[3]。比如,抽到“糖醋排骨”,学生可以说“妈妈周末做了糖醋排骨,酸甜酱汁很下饭”。完成挑战后,代表马上把纸条传给下一位同学继续抽取新词。整个环节设置一分钟倒计时,通过悬挂钟表增强学生的时间意识。
在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要留意各小组的表现。对于像“驴肉火烧”“糍粑”这类涉及地方特色饮食的词语,适时给予恰当指导。当学生出现认读困难时,鼓励组内成员轻声提示,但不能代答,以此维护公平的竞技规则。这种复合型的表达要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助力学生在游戏里构建词汇的立体认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小学低段识字课堂正逐步摆脱填鸭式教学的局限,探索出符合学科特点的实践方向。教师可通过趣味拆解、角色互动、盲盒探秘等方式实现知识启蒙向能力转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学生语文素养培育铺就了能力根基。
参考文献
[1] 马静 . 趣味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J]. 天津教育 ,2025,(24):132- 134.
[2] 徐佳丽 . 小学低段语文识字趣味教学方法与技巧研究[J]. 作家天地 ,2025,(20):119- 121.
[3] 陈华鹏 .“ 变中守恒” :“ 新课标” 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J]. 江西教育 ,2025,(32):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