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协同视域下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创新实践
姚瑶
张家港市景巷幼儿园 215600
引言
创意美术属于幼儿园艺术教育体系中关键的构成要素,它承担着塑造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的主要任务。传统园本美术教学受师资配备,资源供给,场地条件等实际限制,很难完全符合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就在这种情况下,家园协同教育观念的出现给打破这些瓶颈带来了新的想法。通过融合家庭和学校资源,建立起系统的合作育人机制,既可充实美术实践的形式和内涵,又能在家校联手的情况下,在孩子心里种下美育的种子,促使他们在互动参与之中达成全面发展目的。
一、家园协同开展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创造力与审美能力全面发展
基于家园协同视角的创意美术实践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性,给幼儿赋予了更为开阔的创作天地。在家庭环境里,孩子可以依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来触发艺术灵感,比如厨余垃圾,自然植物等等,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引领者,他们能快速察觉到孩子感兴趣的方向,而且会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引导,这种以生活场景为基础的艺术探究活动有益于调动幼儿的创新意识,还能优化他们的审美感知和鉴赏水平,家庭和幼儿园是两个彼此独立又互相补充的教育场所,前者重视审美体验的培育,后者关注技能训练的开展,两者结合在一起,便利于形成幼儿完备的审美认识体系。家园协同模式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通过跨领域的艺术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长期的家园合作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模式更能适应现代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关注幼儿自己创造性,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幼儿创作兴趣,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优化教学评价,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构建家园教育一体化育人格局
家园协同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融合性,不是单纯依靠资源聚集,创意美术课里,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慢慢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单方面的配合变成双向互动。这个转变促使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体系融为一体,家长亲自参加美术活动以后,就能更好地体会孩子的兴趣走向和发展需求,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教师凭借家校合作得到的家庭背景材料,可以规划出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教学计划,这种双向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机制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里的种种限制,形成了目标一致,长处互补,资源共享的新教育生态,幼儿不但可以提升专业能力,还能受到情感培养和人格塑造的全面熏陶。建立定期的家园沟通反馈机制,通过家访、座谈会等形式深化合作关系。这种一体化育人格局不仅提升了教育效果,还增强了家庭教育意识,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教育价值的深度挖掘。
二、家园协同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创新实践策略
(一)家长助教式美术创作课堂活动
家长助教模式是家园共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借助具备某种技能或者职业背景的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给幼儿创意美术教育带来新的动力,相比传统的义工身份,家长助教更为看重专业素质和系统的规划能力,那些有设计经验的家长可以传授有关色彩搭配的知识,从事建筑相关工作的人则善于带领孩子们搭建起三维空间结构。园艺方面的专家能够促使孩子们创造出以自然为主题的各类艺术作品,这样的背景组合让幼儿有了更多的艺术感受机会,丰富了他们的审美认知领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同助教做好充分的前期交流,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心理成长特点以及兴趣喜好,还要完善对助教的培训机制,助力家长学会怎样同孩子进行有效地互动,这样才能维持教学质量并且改善教育效果。建立家长助教评价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助教活动方案。通过建立助教资源库,实现优质家长资源的共享与传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家园协作教育生态[1]。
(二)亲子共创主题美术项目实施
亲子共创项目是践行家园共育理念的关键途径,依靠具备挑战性又新奇的主题任务,促使家长和孩子一同去完成艺术创作。这些活动往往以季节更替,传统节日或者生态保护等为主题展开,既有教育意义又有生活联系,就实际操作而言,老师主要承担创作引导和技术辅助的责任,至于家长,则要肩负起材料准备和全程陪同的任务,在这种职责分配之下,一方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另一方面让家长成了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家长同孩子一道参与创作的时候,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得以加深,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下也收获了自我认知和成就感,这样的情感互动给美术创作增添了一份厚重的意义,变成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建议设立作品展示平台,定期举办亲子创作成果展览,让更多家庭分享创作经验与心得。通过建立项目档案记录,追踪幼儿艺术能力发展轨迹,为后续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和个性化指导[2]。
(三)家庭美术材料收集与课堂应用
传飏统美术只注重培养幼儿美术的技能和技巧结果往往是最重要的,而创意美术更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力、观察力、创新创造能力 , 让幼儿感受绘画的过程 , 创意美术活动更贴近生活元素。创意美术与传统美术的具体区别如下。这个过程蕴藏不少艺术启蒙意义,各种家庭供应的不同素材蕴含着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给艺术创作增添诸多文化内涵,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材料特性,诱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凭借寻常物件去达成艺术表现的革新转化和改进。建立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确保所有收集材料符合幼儿使用要求。同时创设材料展示角落,让幼儿了解不同材料的来源故事,培养他们对生活美学的敏感度,逐步构建起可持续的创意美术教育资源循环体系。
结语
基于家园协同理念的幼儿创意美术活动创新实践,代表着传统美术教育范式的根本性突破,通过创建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相互交融的系统框架得以实现。既扩充了美术教学的内容范围与表现形式,又营造出有利于个体创造性发展的开放氛围,在此环境之下,每个孩子都能凭借自己独有的方式展开自我探寻,把家庭情感联系同专业教育资源巧妙融合起来,一同纳入创作进程当中,往后要持续改进制度规划。统筹调配资源并改良评价机制,加大家庭在美术教育方面的介入力度,大家齐心协力促使儿童艺术素养得到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音 .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班级主题活动设计的个案研究 [D]. 西南大学 ,2022.
[2] 王纯 . 大班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劳动教育研究 [D]. 淮北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