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评价赋能
谭翠华
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教学研究室 广东佛山528000
在当前教育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初中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关注方向。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向:语言的运用与构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教学评价的合理化应用,不仅能更好的判断教学的效果,同时使学生们有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通过引导与帮助,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这种评价体系的展开,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重分数”的弊病,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多元化综合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帮助教师自身与学生的双向提升,为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评价的实践意义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构建策略
(一)聚焦真实情境,评价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育核心在于: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灵活生动的运用合理的语言。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应该在传统意义“听说读写”的基础上,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实践相互关联的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结合课本内容,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充分的发挥语言的魅力。“表达准确性”“运用合理性”“沟通有效性”可以作为评价内容依据。
例如,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一文,讲述的是陈元方以理拒友的故事。在简洁的对话当中却蕴含着丰富的逻辑哲理。教师可以设计“校园调节会”的真实情景进行模拟教学。例如,“学生约定时间后迟到”引发的矛盾调节,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逻辑内容,通过指明错误、说出理由、表明态度的步骤,进行现场调节。在调节结束后,评价关注点在于调节过程中语言表达是否有清晰的逻辑观点;是否在过程中考虑到现场的气氛,避免在调节过程中引发冲突的激化;调节后双方是否能懂得“尊重对方”、“遵守约定”、“遵守时间”的重要性。在情境教学中,让课本中的故事与实践生活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通过实践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鼓励多元解读,评价思维发展水平
“批判性、创造性、逻辑性”作为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源泉,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打破常规的“标准”与“固定”,让学生们通过自身的眼光和角度来解读问题,关注其思考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给出的结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文中的争议点或开放性问题,设计辩论、探究任务,从“文本解读深度”“逻辑推理严密性”“观点创新性”三个维度评价。
例如,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行为是坚持还是固执,历来存在争议。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辩论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点来阐明对于课文的理解。如,设置正方任务为“愚公的坚持不懈精神”为主题,反方则为“愚公的行为透露着陈旧和固执”。结合学生对于课本的理解,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举证,不同观点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自身思维得到拓展。在学生们讨论结束后,教师在开展评价时重点关注学生对于文章的解读深度、对于相关举证的缜密性、在辩论过程中是否有创新思维。合理化的评价,让学生既能对于课本内容有深层次理解,同时也让辩证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三)引导审美转化,评价审美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通过文字,感受到“美”的所在,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逻辑与能力。在评价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们通过课文的学习经验,结合自己的方式对“美”进行表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课文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片段(如写景句、抒情句),设计仿写、改编、创作任务,从“审美感知准确性”“表现形式创新性”“情感表达真挚性”三个维度评价。
例证,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中,汪曾祺用细腻柔和的语言将苗族姑娘卖杨梅的场景描述的惟妙惟肖,把生活中普通的场景展现出了诗情画意的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写作手法,设置写实活动,可以是秋天的落叶、夏季的池塘、雨中的操场等与学生现实贴合的写作内容,依据课本中汪曾祺的“事 + 人 + 场景 + 情感”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对于事物细节的审美感知;在描写过程中的修辞手法是否具备创新;是否融入了自身的真实情感等。评价过程中,让学生能掌握更好的写作手法,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美的存在,锻炼了学生发掘魅力的能力。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重点关注。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局限性。虽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压力与挑战,但是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一定会让教学评价体系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帮助初中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过程中走的更快更稳,真正成为符合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的中国新时代青年。同时,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支持素养导向评价的环境,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改革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徐敏 . 构建基于提高核心素养的语文评价体系 [J]. 文学教育( 下 ),2017(6).
[2] 刘晶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评价:以统编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J].求知导刊,2024(27):107- 109.
[3] 毕宇晶.基于新课堂教学实施及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策略研究 [J]. 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3(12):56- 57.
[4]李小军 .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语文课堂评价策略浅析 [J]. 湖南教育 (D 版 ),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