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邓树胜
亳州市第八中学 教师 中级职称 236800
一、前言
本次研究以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基本理念为基础,旨在构建贯穿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大单元体系框架,把教学、评价及反馈有机结合起来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为初中数学提供新的教学设计思路,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并促进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
二、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落实情况调查
(一)一线访谈
1.访谈对象
A 老师,任教二十五年,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多次获得学校“优秀”称号,是学校的骨干。
2.访谈记录
笔者:A 老师您好,感谢您参与本次访谈。首先请问您目前任教的年级和主要教授的数学单元有哪些?
高:我现在教八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这学期主要教授" 一次函数"、" 平行四边形" 和" 数据的分析" 这三个大单元。
笔者:您参与" 教学评一体化" 的大单元教学实践多久了?是自主探索还是学校统一推动?
高:从去年 9 月开始,差不多 1 年 3 个月。一开始是学校教研组统一要求,后来我自己也主动进行了一些创新。上学期我们数学组有 4位老师一起开展了课题研究。
笔者:在设计" 一次函数" 这个大单元时,您如何确定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高:(展示教案)我会先研读课标,比如课标要求 " 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我就将其转化为 "90% 学生能建立实际问题与函数关系的数学模型 " 这个教学目标,对应的评价目标就是设计应用题来检测这个能力。
笔者:您是如何整合教材内容形成大单元的?
高:以 " 一次函数 " 为例,我把原本分散在 3 个章节的内容重组为:概念理解、图像性质、实际应用和综合实践 4 个模块。特别把课本第19 章的节水问题提前,作为单元导入情境。
笔者:您是否会提前设计单元整体的评价方案?如何确保评价与目标匹配?
高:一定会。这是我们的单元评价设计表(展示),包含课前五分钟诊断性测试、课中小组互评量表和单元项目任务,比如说节水方案设计。我使用 " 目标 - 评价 " 对应表来检查匹配度,比如图像性质目标就对应画图任务的评价量规。
(二)教学观摩
课堂上 A 老师借助智慧课堂工具实时采集数据并结合小组互评量规等多元评价方式动态调整教学策略,打破教材限制,将单元重组为概念理解、图像性质、实际应用和综合实践四个模块,同时以节水问题作为真实情境有效促进知识结构化;分层设计的“三级脚手架”让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收获,后续开展的个性化指导中为薄弱生设计配套错题微课、为优生设计社区调查项目,整节课通过评价引领教学的成功实践。
三、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分析学情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整式方程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方程思维和解题能力,但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在解法和增根问题上存在显著不同,这对学生来说是新的困难于挑战。从大单元知识衔接角度,学生学习了分式的运算规则和性质,但是将其灵活运用到分式方程的求解过程中,还需要的引导和训练。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知识导入和概念讲解环节,运用讲授法。如在引出分式方程概念时,通过清晰、准确的语言,结合希沃电子白板展示的实例,向学生阐述分式方程的定义、特征,让学生快速抓住核心要点,明确学习方向。
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分式方程解法探究、实际问题建模等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具体问题展开讨论,
如探究“如何求解分式方程
。”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在合作中共同探索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情境教学法:以“校园环保志愿者活动”的大单元主题情境为依托,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在希沃电子白板上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更
易理解和接受分式方程的相关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活动:在希沃电子白板上展示校园环保的大单元主题情境:“校园环保志愿者活动中,甲、乙两组同学清理垃圾,甲组单独完成需要 6小时,乙组单独完成需要 8 小时,两组合作几小时可以完成?”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尝试通过算术方法和方程方法解决问题。在学生作答期间巡堂查看完成情况,部分学生可能
列出 6+8= x 。随后在白板上展示 1 1 1 x + x =1 、 8+8=12 等方程,引导学生观察该方程与之前所学整式方程的区别,引出分式方程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情境,独立思考并尝试列出方程;对比列出的方程与白板给出的方程,思考有什么不同。
评价嵌入:通过提问和观察学生的解答情况,评价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积极参与和准确分析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2.新知探究
活动:提出问题“如何求解分式方程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法,在希沃电子白板上展示探究提示,如“能否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式方程的解法,尝试通过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部分小组可能会提出两边同时乘以24x,得到 4x+3x=24 ,进而求解出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解法和思路。
评价嵌入:对各小组的解法和展示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去分母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逻辑表达能力,对思路清晰、方法正确的小组给予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小组及时指出并引导改进。
3.深入学习
在希沃电子白板上展示方程 x−2+3=x−2, 让学生自主求解,引导学生观察求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带入方程的解出现分母为0 的情况,引出增根的概念,讲解增根产生的原因和检验方法,并在白板上进行规范的书写示范,并给出解分式方程的当堂练习题:
求解 x
、
。
学生活动:独立求解方程,发现问题后思考原因,认真倾听讲解增根概念和检验方法,记录重点内容,尝试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检验。
评价嵌入:通过巡视和查看学生的解题过程,了解学生对增根概念的理解和检验方法的掌握情况,对理解到位、检验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并让他们分享解题思路,对存在疑惑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一体化思想和大单元设计理念得到了较好的体现,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大单元情境与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部分小组讨论不够充分,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讲解增根概念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明确小组分工,提高小组讨论的质量,增强每个学生的参与感。
四、总结
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保障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志元 . 初中数学“ 教学评” 一体化的构建与实践 [J]. 数理天地( 初中版 ),2025,(17):95- 97.
[2] 杨晓燕 , 王海燕 . 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读后续写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J]. 学周刊 ,2025,(27):55- 57.
[3] 杨发梅 . 智慧教育平台在初中数学“ 教—学—评” 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J]. 青海教育 ,2025,(Z2):66.
[4] 董淑辉 .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 教—学—评” 一体化教学策略 [J].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5,(16):107-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