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校合作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王宏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娘子神乡联合学区西会小学035100

引言

中小学是学生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该时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其以后的人格塑造,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学业成就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校教育在学生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在学生的情感培养、价值观的形成、个性的发展等方面,家庭教育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校合作模式出现的时候就是为了消除学校与家庭间的教育壁垒,依靠双方的合作并做好配合、加强交流,创建起教育合力以一起护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创建常态化家校沟通通道,打开心理教育信息的壁垒。

(一)建立分层沟通机制

日常沟通渠道:按照班级为单位,班主任每周在班级群推送一次“心理健康小贴士”(情绪调节,亲子沟通技巧等);每个月开展一次线上或者线下的“心理沟通会”,关注学生最近的心理状况(考试焦虑,同伴交往问题等),邀请家长分享经验,说出困扰,心理老师当场解答。

特殊群体专项沟通:存在心理预警信号的学生(情绪低落,行为异常),形成“班主任 + 心理教师 + 家长”三个小组,每周最少 1 次个别交流,一同纪录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改变家庭互动方式,调整学校心理辅导频次。

(二)搭建数字化沟通平台

开发家校心理共育 APP,设“学生心理动态上报”模块(家长可匿名上报学生在家的情绪、睡眠、学习情况),“心理资源库”模块(有亲子沟通视频、情绪管理绘本、心理科普文章),“在线咨询”模块(连通学校心理教师或者校外专家,给家长即时指导。

创建学生心理档案共享平台:学校心理老师定时更新学生心理测评、咨询档案,家长经授权可查阅,增加家庭环境信息(亲子关系,家庭气氛)等,“家校双视角”的心理档案,利于全面教育干预。

二、加强家长心理教育能力提高路径,加固家庭心理教育基础。

利用数字化平台做家长培训:使用家校心理共育 APP,定时发送家长心理教育课件,课程内容涉及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亲子交流技能、常见心理问题辨识及应对等,家长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去学习,并且参加线上测验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

设置家长心理互助社区:在数字化通讯平台里划分家长交流专区,促使家长抒发育儿感悟、困难和成功经历,创建互相援助体系,心理教师定时参加社区议论,引领良性交谈,立即回答家长问题,改进家庭心理培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创建家校合作心理教育活动路径,达成教育合力。

开展主题式家校心理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每个学期安排2~3 个主题课程,针对低年级孩子的“认识情绪小怪兽”课程,通过有趣的故事、动画等,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针对高年级孩子的“应对压力小妙招”课程,帮助孩子学会面对压力的方法。课程是线上加线下形式,线上提供学习资料,互动交流平台,线下组织家长和学生参加的活动。

举办家校心理文化节:每一年都会举行家校心理文化节,设立心理知识展览区,展出来自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作品,心理科普知识等等;举办心理讲座和工作坊,请专家给家长和学生讲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教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举行亲子心理拓展活动,比如“亲子信任之旅”,“家庭合作挑战赛”等活动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精神。

四、改良家校心理教育资源整合途径,增添教育支撑层次。

(一)整合校内资源向家庭辐射

开放学校心理教育设施:开展每周一的“家庭心理开放日”,邀请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使用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情绪宣泄室、放松训练室等),由心理老师指导父母怎样利用相关的心理设施为孩子减压;向家长开放学校的心理图书室,为父母提供借阅心理教育方面书、期刊的机会。

发挥教师资源优势:组织“教师进家庭”活动,班主任,心理老师每学期最少到重点家庭中去走一趟(如心理预警的学生家庭,特殊结构家庭),到现场看一看学生家庭环境,给家长做一下面对面的心理教育指导工作;形成“教师- 家长”的结对子帮助工作,一名老师对接三至五个家庭,定期的用电话和微信给予一些个性化的指导。

(二)整合校外资源增强家校协同力量

引入专业机构合作:与当地心理卫生中心,高校心理学院建立合作,定期请进来开展“家长大讲堂”、“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为家校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并建立“校外专家咨询热线”,为家长们和孩子们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整合社区资源协同育人:联合社区成立“家校社心理共育中心”,举办“社区心理沙龙”“亲子心理公益课”等,借助社区场地,人员等资源拓展教育空间,把社区志愿者(退休教师、心理咨询师等)请进来做心理教育,做到“家校社”联动。

结语

总的来看,家校合作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冲破学校跟家庭这两块教育领域的隔墙,共同发力形成教育合力,它能靠彼此的配合,有效地交流来给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周全的支持。通过构建起常态化家校沟通途径、完善起家长心理教育能力提升途径、建立起家校协同心理教育活动途径以及优化起家校心理教育资源整合途径,我们可以更好地扩展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与广度,给学生发展好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正祥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研究[J]. 智力,2024(29):77-80.

[2]颜琪蕙 . 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策略[J]. 家庭生活指南,2024,40(9):182-183.

[3]李颖 . 新时代家校合作的现实诉求与教育应对[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4,40(7):67-71.

[4]丁培洁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机制研究[J]. 小学教学研究,2024(17):95-96.

[5]刘越 . 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小学生(上旬刊),2023(1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