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式教学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廖利娴

紫金县紫城镇第一小学517400

引言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仍然偏重基础知识的灌输以及解题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育有所欠缺。基于跨学科整合理念的主题式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凭借多领域知识的融合来加深理解、完成方法迁移,而且可以有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跨域思维的发展,加强学生对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并提高其应用能力,此类课程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探究精神的培育,有益于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师要准确掌握跨学科学习的关键要素,精心规划并落实主题化教学方案,从而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1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探索

推进学生知识整合以及实践迁移进程。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打破以往学科界限,促使学生把多种信息源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应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进而加深了解并扩展认知范围。培养核心综合素养,在活动中包含问题解决能力、团体合作意愿、创造创新意识、动手实践技能等内容的综合素养会被关注,围绕某个题目展开探究活动,集中精力攻克核心难题点,凭借实际行动训练不断提高水平。激发求知热情与兴趣,在生活中设置相关主题后设计一些有趣又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让学生来完成,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加积极性,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学习氛围当中去。

2 跨学科主题开发面临的困境

现行教育模式存在明显固化的状况,传统课堂教学一般限定于某一学科范畴之内,这就使得教师的职业发展之路显得较为窄小。数学老师多半把重心放在实验操练与作业辅导上头,语文老师则倾向于文本分析,阅读训练以及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之类的具体环节,跨学科教学要教师把各种教学手段综合起来使用,在加深自身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各个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这样才能促使知识体系得到有效的梳理并达到优化效果。

3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路径探索

3.1 数学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数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语文教学侧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教学设计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把数学逻辑思维与语文表达技巧系统整合起来,利用应用题里的文字叙述,促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理解与表述能力,这样一种跨学科整合不但提升了逻辑思维训练强度,而且扩展了语言实践的广度与深度,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问题解决能力。拿“简易方程”这一课来讲,教师可以巧妙地把数学概念同语文表达方式融合起来,设计出一些既具有挑战性又不失趣味性的互动环节,可设置这样的情境题:“小明原来有一些苹果,给了小红一半之后剩下 8 个,你能算出他最初有多少个苹果吗?这个教学方案把数学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有趣又启发性强,在解题的时候,老师要重点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像这样,“假设小明原来有苹果的数量是 x,按照题目意思可以知道,他送给小红一半之后就剩下 ΔX/2 也就是 0.5x,再联系题目给的信息,就可以列出方程0.5x=8 ,接着解这个方程得到 X=16 ,这样一来就知道小明开始的时候手里有 16 个苹果”,这样的表达既显示了数学推导的严格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想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成果,可以提倡学生自己去构思并解答实际问题,以此推动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用数学知识创作原创故事“小华和小丽一起买文具,小华买了 3 支笔和 2 本笔记本,一共花了 y 元,小丽买了 2 支同样的笔和 3 本笔记本,一共花了 y+3 元,求每支笔和每本笔记本各多少元”。这种实践活动既巩固了数学概念的理解,又激发了语言表达的兴趣,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2 整合多学科资源

整合跨学科资源是促使主题式学习不断深入的关键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持有全局性眼光和认真态度,广泛搜集并精确挑选各个领域优秀素材、前沿理论以及实际案例,再系统地融合进数学主题教学体系当中,这样一种整合形式可以给学生营造出多元化的、层次丰富的学习环境,促使他们在多学科交叉互动之中形成起系统的认识架构,进而明显改善综合素养水平和跨学科学习能力。“平均数”概念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规划“校园健康守护者”这一主题的探究性实践活动。课程一开始,教师就展示出全班同学的数学测验成绩,让学生用统计学的方法算出均值,仔细研究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怎样算平均数,选一些体育科目的成绩,像 50 米跑,立定跳远之类的,用数学工具算出每个项目的平均分,然后让同学们对比自己的表现展开讨论,接着放有关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需求的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这个话题的认识,给出不同年龄段身高体重的标准区间,之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别统计班里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均值,再和参考范围比较,以此判断全班同学的整体健康情况。按照前面的研究结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健康成长”为主题展开统计分析操作,利用图表绘制和色彩搭配技巧,形象地表现平均值及其同健康指标之间的联系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合数学、体育、科学以及艺术等多种学科资源,促使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并且提升综合素质,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综合思考能力。

3.3 明确主干学科,主导学习活动方向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因为具备综合性特点,这就促使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谨慎地挑选并选定主导学科,从而推动各领域知识的相互融合和发展。“植树问题”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沿固定距离排列树木时,路径划分数量同树木总数之间存在的关联,在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校园绿化设计”这个主题来展开教学,把美术,科学等多门课程资源整合起来,引领学生依照校园规划图制订具体的植树计划,绘制初步的草图,做到理论认识同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围绕数学学科的关键内容,把计算方法、几何图形等相关的知识体系融合进来,引领学生依靠探究性学习加深对重要概念的认识,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教育模式,促使不同学科之间展开合作,让学生产生多种视角去看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应对综合类问题的能力。

结语

跨学科主题学习属于一种整合性教育范式,它既是创新型教学实践的探索,又是推动学科发展的理念。表现出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走向,这是一种先进的知识构建方法论,其推行要依靠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宽广的学科视野以及突出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8.

[2]刘超 .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怎样制作一顶圆柱形帽子”为例[J]. 小学教学研究,2024(36):07-09.

[3]闻铭 . 素养导向的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以“自动控制系统”为例[J]. 教育传播与技术,2024(04):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