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新思路

作者

杨璐瑜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天一中学235000

引言

在教育部提出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之下,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五大维度,给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转型赋予了清晰的方向。传统素描教学大多侧重技法训练,像明暗调子、透视法则的机械讲解,缺少对学生审美能力及文化视野的培育,很难符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育人需求。所以,重新规划教学目的,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手段,改良评价体系,成了高中美术素描教学冲破瓶颈的主要途径。

一、教学目标重构:从“技法掌握”迈向“素养综合发展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素描教学目标,要冲破“技法至上”的单一维度,形成“技法 + 审美 + 文化 + 创意”的综合培养体系,一方面守住基础技法训练的必要性,依靠几何体,静物写生等传统内容,让学生把握线条运用,空间塑造等关键技能,筑牢美术表现根基,另一方面增添素养导向的目标维度,在石膏像写生教学里,引领学生剖析米开朗基罗《大卫》素描稿中的人体结构和人文精神联系,培育文化理解能力;在静物组合设计时,促使学生自行选取具备地域文化特色的器物(青花瓷,剪纸纹样承载物),通过构图更新流传文化符号,做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的双向融合。某高中在素描教学时,把“敦煌壁画线条”加入到基础训练当中,要求学生先用素描来还原壁画人物的轮廓,之后再分析线条里蕴含的韵律美以及宗教文化含义,使得技法训练与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得以同步推进,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创新:从“经典复刻”到“生活化文化化延伸

传统素描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的经典范本,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很难调动起学习兴趣。核心素养视角下,要拓宽教学内容边界,做到“经典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一,加入生活化内容,让素描回到现实场景中来。如开展“校园角落素描”项目,引导学生观察教学楼的老楼梯、操场的斑驳围墙,用素描记录生活中美好的点滴,在观察与表现中提升图像识读能力——学生要通过仔细观察,分辨出不同材质(砖石、木材)的纹理特点,再用线条语言精确表现出来,这既是美术表现的练习,也是审美判断的训练。其二,挖掘文化性内容,搭建“素描 + 文化”主题模块。可以设置“非遗素描”单元,让学生围绕剪纸、皮影、木雕等非遗技艺进行创作,先了解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与造型特点,再用素描拆解其形态规律,最后借助创意实践再创作。

三、教学方法变革:从教师灌输到互动探究与技术融合的转变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打破“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探究式教学,同时运用现代技术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创新性。互动探究方面,可以采用“问题驱动 +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在“素描中的空间表现”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如何用线条表现室内空间的纵深感?”再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不同视角的室内场景图片(卧室、教室)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成员相互对比、草图试画、互评修改,最后总结空间表现的方法。这个过程,学生掌握透视技法之外,交流讨论时还增强了审美判断和合作技能,就技术融合来说,新媒体工具给素描教学增添新动力,依靠平板电脑上的绘画软件,学生可以马上改变线条粗细,明暗深浅,直观体会到各种技法的效果,利用 3D 建模软件表现几何体的透视结构,帮助学生解决空间想象方面的难题,依靠线上美术馆资源,让学生置身于伦勃朗,徐悲鸿等大师的素描作品之中,分析他们的技法特征以及时代背景,进而提升图像识别水平和文化认知能力。

四、教学评价优化:从结果评判到过程性与多元化评价的转变

传统素描评价只以最终作品为唯一依据,注重技法准确,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素养发展。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要创建“过程 + 结果”“定量 + 定性”“自评 + 互评 + 师评”的评价模式,在过程性评价里,创建“素描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的观察笔记,草图草稿,创作反思等,记录学生从“观察 - 构思 - 创作 - 修改”的过程,例如在静物素描项目中,评价不仅要看最终作品的空间塑造效果,还要看档案袋里的“构图设计草图”有没有创意,看看“反思日志”是不是有对自己审美判断的剖析,在多元评价维度上,创建“技法表现”“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创意实践”四个评价指标,每个指标都有对应的评分标准,像“文化理解”可以按照“作品中文化符号的准确程度”“对文化内涵的阐释深度”这些方面来打分,“创意实践”可以按照“构图新意”“材料运用的新颖性”这些方面来打分。同时,加入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让学生在评价别人作品的时候,分析别人的优点和缺点,提高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力,老师根据过程档案和最后的作品,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某高中就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发现学生在“创意实践”方面很弱,于是调整了教学内容,开设“素描创意改编”课程,把经典的素描作品改编成卡通风格,学生的创意能力得到了提高。

结语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素描教学就是回到“授技为教”这一本质。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进行创新,把五大核心素养融入到素描课中每一个环节。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扎实的素描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审美眼睛,文化底蕴及创新能力。将来高中美术老师还要去挖掘“素描 +”的可能性,将素描与历史“古代建筑史”,地理“地域文化景观”相结合,拓宽学生素养学习新途径,把素描教育真正当作时代新人的培养沃土。

参考文献

[1] 王娇 .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2(11):172-173.

[2] 谢赠生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探讨 [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S1):130-131.

[6] 李军辉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10):148-149.

[3] 林丽娇 . 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C]//.2021 年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2021:145-146.

[4] 高康康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究 [J]. 大众文艺 ,2021(13):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