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困境与破解路径
遇婷婷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土基镇中心小学727404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主动探究,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去解决核心问题,不断深入学习,从而培养高阶思维、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1 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践难题
1.1 概念泛化导致实践偏差
项目化学习在实践中常被误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一次主题活动或者综合性学习,造成探究过程碎片化,核心特征模糊化。有教师把项目化学习当作跨学科主题学习,只是拼凑学科知识点做表面整合,没注重以驱动性问题为主导的持续探究过程。开展“校园植物观察”活动,虽然包含各学科,可是缺少系统性研究框架,学生只是做些零散的标本制作和绘画,没有形成关于生态系统的深入认识。有教师把单次主题活动当成项目化学习,组织学生做“环保义卖”,只做到物品交换,没延伸到环保方案设计和社区实践,致使学习过程简单化。有教师把项目化学习当作综合性学习,也就是简单地把多学科知识或者技能堆砌起来,没有去探究核心问题,也没有重新构建知识。比如,“家乡文化探寻”活动中,教师要学生搜集民俗资料,写调查报告,做手抄报,编排传统舞蹈,学生只是按照任务单去做些分散的实践活动,既没围绕“怎样传承濒危民俗文化”这类真实议题持续开展研究,也没形成有用的解决办法。
1.2 教师专业素养欠缺限制实践效果
一些教师对于项目化学习的理论认知以及操作技能存在明显的短板,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展开深入探究。主要表现在:其一,项目设计能力较弱,有些教师只能设计出结构松散,目标不明确的项目任务,缺少对驱动性问题,核心知识,高阶思维等要素的规划。以“传统文化传承”项目为例,教师只是布置“收集民间故事”的简单任务,却没有提出“怎样借助现代媒介来革新流传传统文化”的关键探究方向。其二,过程指导能力不足,当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认识偏差或者方法错误时,教师很难及时给予专业的支撑。像“校园节水方案”这个项目,学生如果用不科学的调查方法来收集数据,老师没有教他们怎样用统计学知识去检验数据。第二点是评价反馈的能力不够强,有些老师还是用传统的纸笔测试方式做评价,没考虑到项目成果是不是有创造力,是不是合作完成的,有没有社会价值这些方面。拿“社区文化地图”来说,老师只看画得美不美,却不看学生能不能深入理解社区文化的特点。
2 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解决路径探索
2.1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项目化学习指导能力
就教师专业素养欠缺这一问题而言,要塑造起系统化的培训体系,推动教师加深对项目化学习核心理念的理解,并且掌握它的实施策略。先安排专题研修班,邀请项目化学习方面的专家学者,就项目设计,过程指导,评价回馈这些重要部分展开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实例分析。通过研修,让教师知晓项目化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拼接或者活动堆积,而是要围绕驱动性问题,引领学生不断,深入地探究。然后搭建起校际交流平台,促使教师分享项目化学习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遭遇的挫败,做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通过观摩优秀项目案例、参加项目设计研讨等,开拓教师视野,启发教师创新灵感。最后是加强实践反思,教师在项目开展时,要即时记录学生表现和反馈,分析项目设计的利弊,调整优化项目方案。通过持续实践与反思,提高教师项目化学习指导能力,让项目化学习真正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2.2 构建多元化支持体系确保项目化学习持续开展
其一,重视物质资源建设,学校需设立专门经费,购买项目化学习所需图书资料,实验器材,数字设备等,给项目化学习给予基本保证。比如,开展“传统文化数字博物馆”项目时,配备 3D 建模软件,VR 设备等,让学生可以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当中。其二,推进技术支持平台搭建,依靠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发项目化学习管理平台,做到项目资源的共享,学生学习进程的跟踪,教师指导的即时交互。通过平台,教师可上传项目案例,学习工具包等资源,学生可递交项目成果,得到个别化回馈,从而达成“线上 + 线下”融合的学习环境。其三,完善人力支持网络,除了对教师的培训,可以邀请家长、社区专家、非遗传承人等参与项目指导,形成“校内教师 + 校外导师”的指导模式。比如,在“家乡非遗保护”项目中,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授课,让学生学习传统技艺,还可以组织家长志愿者帮助进行社会调查,拓宽项目实践渠道。
2.3 有机整合,建构推进系统
项目化学习与常规教学的课时矛盾,是线性课时制与非线性探究模式的矛盾。如何在教材内容的常规教学中开展项目化学习?可以采用交替学习、课堂嵌入、作业融合等策略。“交替学习”是指把项目化学习拆成若干小任务,与常规教学交替进行;“课堂嵌入”是指在常规教学中嵌入分解后的微模块,迁移课堂所学,解决项目研究的问题;“作业融合”是指在作业中融入项目化学习内容,完成阶段任务。既保持项目探究的特性,又避免课时挤压的困境,做到“用教材教”与“用项目学”的统一。
结语
总的来看,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困境有很多,并非完全无法解决。我们可以从教师的专业提升培训、搭建多元的支持系统、有机融合推进系统的构建等角度入手来解决困境。让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施之路越走越顺,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增添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1.
[2] 赵梓如 . 跨学科项目化习作:从粗放到精准——《我的奇思妙想》两次教学设计的比较分析[J]. 教育视界,2022(34).
[3]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小学英语绘本阅读与表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2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