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推进农村小学五育并举的多学科教学实践路径探索

作者

王亚君

吉林省德惠市大房身镇杨树中心小学 130300

引言

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落实“五育并举”,对于塑造全面发展的农村少年儿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学科教学作为打破学科壁垒,整合教育资源的关键途径,可以为农村小学五育融合赋予有效的载体。农村小学存在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困难,但同时也蕴含着大量的乡土资源优势,探寻多学科教学与五育并举相融合的道路,有利于农村小学冲破发展障碍,达成育人质量的提升。

一、农村小学五育并举与多学科教学融合的现状问题

(一)资源配置失衡与学科融合基础不足

农村小学教学设施较为落后,有些学校缺少专门的体育场馆,美术教室,劳动实践基地等,不能符合多学科融合教学的需求。而且,教学资源大多聚集在语文,数学等主科,德育,体育,美育,劳育方面的教材,教具缺少,使得多学科教学很难很好地支撑五育目标的达成。

(二)学科融合意识不强,教学模式单一化

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仍以传统的分科教学模式为主,没有跨学科整合意识与能力。比如语文教学只重视课文教学,不联系本地红色文化渗透德育,科学课只讲课本知识,不联系劳动课开展实践活动,导致五育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割裂,无法形成育人合力。

(三)师资专业能力欠缺,跨学科教学支持不足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单一,大多教师只擅长一科,缺乏跨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一人多科”状况,教师精力有限,难以钻研多学科融合教学策略,从而影响五育并举推进成效。

二、农村小学五育并举的多学科教学实践路径

(一)以德为魂的多学科协同德育渗透

德育为五育之首,要借助多学科教学创建全方位德育体系。语文课堂可以联系乡土红色资源,讲到本地革命先烈事迹的课文时,联动历史学科(或者地方课程),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怀;道德与法治课可联合美术课,让学生画“乡村文明公约”漫画,把道德规范变成图画;数学课堂统计“乡村好人好事数量”时,渗透奉献精神教育,让德育渗入各个学科的教学环节。

(二)以智为基,多学科协同深化智育改革

农村小学可以借助乡土资源,实现多学科智育融合。科学课联系本地农业生产,讲授“植物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并联动数学学科做“农作物产量统计”实践,让学生在测量、计算中巩固数学知识;语文课组织“乡村观察日记”写作活动,结合科学课所学的动植物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信息技术课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查询本地非遗文化历史,联动语文、历史学科完成“家乡文化调查报告”,实现知识的跨学科整合。

(三)以体育为载体,多学科融合促进体育强化

针对农村小学体育资源匮乏的情况,可以多学科协同来充实体育课的教学形式。体育课进行基础体能训练的时候,美术课就可指导学生绘制简易体育器材,比如画个跳绳的图案,折个纸质飞盘,音乐课则能够创作出“体育健身口诀歌”,让学生在唱歌的时候完成热身,综合实践课开展“乡村趣味运动会”,联合数学学科安排“接力赛计时统计”,“拔河比赛积分规则”,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加强了学科知识。

(四)以美为纽带,多学科开发乡土美育资源

农村的山川河湖、花草树木、风俗习惯等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是美育的好素材,通过多学科联合作品美育。美术课带领学生走进乡村田野、观察古建筑,进行“家乡写生”,与语文课联合作“田园诗创作”,学生一边“画美景”一边“写美文”,体验自然美;音乐课搜集当地的民歌、戏曲,与美术课联合指导学生改编歌曲歌词,再根据语文课文内容创编“乡村童谣”;手工课用作物秸秆、树叶、瓜果皮等材料进行工艺品制作,与科学课联合进行材料特性的讲解,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基于劳动实践的多学科劳动教育体系构建

农村小学的农耕、家庭劳动都可以进行多个学科的劳动教育,劳动课开展“校园小菜园种植”科学课介绍植物生长知识、数学课进行种植成本、收入估算、语文课撰写劳动日记,综合实践课“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制作”如编制、烧制、美术课介绍工艺品的制作、历史课介绍手工艺的渊源,而进行家庭劳动时,可以通过德育课强调“孝亲敬老”在帮助父母做家务时,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劳动技能还可以让他们明白承担的责任。而且信息技术课能引领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发布劳动过程与成果,形成“线上劳动成果展”,加强学生的满足感和自信心。再者说来,针对农村小学劳动实践基地不足的情况,可以同地理学科一起开展“乡村土地利用调查”,让学生观察四周的农田,林地分布状况,给出合理化的土地规划意见,既锻炼劳动实践能力,又能增进社会责任感。

结语

推进农村小学五育并举多学科教学实践,是破解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之困、达成育人目标的路径之一。农村小学要抓住乡土资源优势,破除学科藩篱,以多学科协力渗透五育内容为基,依靠资源优化,师资培训,评价改革等保障性措施,打造全方面,一揽子育人格局,为农村少年儿童全面成长打牢根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推动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 .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理据与策略[J]. 西北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0,57(03):5-14.

[2] 冯保乐, 聂婴智. 立德树人思想对思政课建设的影响论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6):25-28.

[3] 马毅 , 姜佳杞 .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5):22-23.

[4] 厉佳旭 .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 重在“全面”[J]. 人民教育 ,2018(21):36-39.

[5] 张致勇 , 张瑞云 .“五育”融和在小学各学科及学校活动中的运用实践研究 [J]. 学周刊 ,2021(14):81-82.

本文系长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2024 年度一般课题《农村小学多学科教学推进五育并举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KBLX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