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深度融入中职思政课的教学实践
黄洪广
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省自贡市 643030
引言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与不屈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强大精神动力。中职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则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阵地。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实践,不仅是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技并修新时代工匠的重要举措。通过红色文化的浸润,中职学生能从先辈的英勇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
1 红色文化概述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孕育的“红色文化”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顽强的奋斗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红”是它的突出标记,既包含物质层面的历史遗留物及纪念之地,比如革命遗址、文物古迹等,也涵盖了诸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这种非物质层面革命精神的核心所在。它把革命性与时代性,科学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革新性这些特质融在一起,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有价值的一块内容。它是党的光辉历史的直观表现形式,不但支撑着国家现代化进程不停向前迈进,并且还是加强文化自信的关键资源部分[1]。
2 红色文化深度融入中职思政课的必要性
1. 筑牢中职生理想信念根基
中职生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思想意识有明显的可塑性。红色文化含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事的理念,革命先烈身处逆境却始终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精神品质,这些形成重要的精神财富,把这类关键元素系统化地融合到思政教育体系里,并借翔实的历史案例展开深入剖析,可激起学生崇高的理想抱负,令他们明晰职业发展的方向,在遭遇学业或者生活难题的时候坚持下去,既达成自身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社会不断发展[2]。
2. 厚植中职生爱国主义情怀
把爱国主义这种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贯穿进忠君报国、救亡图存、现代奉献的过程当中,许多英雄事迹彰显出其深厚的家国情怀,让红色文化渗透到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就可引领学生切实领会国家的发展轨迹以及现实情况,加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觉与归属意识,从而引发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帮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3]。
3. 培育中职生艰苦奋斗精神
红色文化是中共带领民族前进的精神载体,它包含着坚定信仰和开拓创新的关键内涵,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到长征壮举的历史进程,体现出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特性,中职学生在学习及职业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诸多难题,把红色文化融合进教育教学体系当中,就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去继承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优良品质,在实际磨炼里达成自身价值改善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3 红色文化深度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对策
1. 整合多元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体系
思政课教师要系统性地挖掘并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涵盖重要革命历史节点、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歌谣、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题材影视作品以及富有思想深度的红色文学创作等多元载体。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应实施差异化教学设计策略:例如,旅游管理类专业思政课,可以与实训课程融合开展红色旅游景区讲解,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精神,增强爱党爱国情怀;机械工程类专业思政课,可以通过剖析工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成果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艺术设计专业思政课,可引导学生开展红色主题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具象化的艺术表达,让红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教师团队应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田野调查,系统梳理地方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查阅党史研究最新成果,将学术前沿动态转化为鲜活的教学案例。通过构建 " 历史场景还原 + 现实问题探讨 " 的双维教学模式,使红色文化教育既保持思想深度又贴近学生认知特点 [4]。
2.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
思政课教师要摒弃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红色历史事件时,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历史场景,深入体会革命先辈的决策过程和心理状态。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思政课堂教学氛围,有效的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中职思政课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职课程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氛围。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3. 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红色文化素养
学校要创建长效化的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体系,邀请党史研究专家和红色文化学者做专题讲座,深入指导,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水平,促使教师围绕红色文化展开学术研究,深入探究红色文化内涵,把研究成果变成教学资源,改进课程设计,完善实践锻炼机制,带领教师去红色教育基地挂职实习或者参加文化传播活动,加深教师对红色文化的直观感受和认识,明显改善教育教学品质和立德树人效果。
4. 完善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融入效果
学校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以及红色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因素。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将红色文化教学融入效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激励教师积极投入红色文化教学工作。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策略,确保红色文化深度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取得实效。
总结
红色文化属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关键战略资源,就中等职业教育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引领发展方向的重任,把红色文化融入到课程体系当中有着明显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这样做有益于提升学生的价值认同感以及爱国情感,而且还能培育他们顽强的意志品质,进而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梅.红色文化深度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实践分析[J].中国军转民 , 2025(10).
[2] 邹丽 .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究—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1):179-181.
[3] 吴警 . 新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 2023, 14(5):81-83.
[4] 杨洪林 , 张同胜 , 宫珂 . 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 [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 2022(2).
[5] 童睿宗 .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C]// 新课改背景下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究论文集(六).2022.
作者简介:黄洪广 1990 年3 月12 日 男 四川南部 汉族 本科 职务职称: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