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听说教学“说什么?如何说?说的如何?”的一点思考
黎朝霞
湖南省慈利县龙潭河镇中学 427200
对于农村中学来说,英语听说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尽管 2022 版新课标对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农村地区受师资、环境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仍面临诸多挑战,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理念的偏差都在深刻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首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农村英语教师往往自身听说能力有限,难以用全英语组织教学,课堂上不得不大量使用汉语解释,导致学生接触英语听说环境严重不足。
其次,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农村初中生多来自农村小学,在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常由其他任课老师担任。学生发音不标准,辨音能力差,语音障碍明显,语音、语调、朗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都比较突出。更严重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由于缺乏正确的发音基础,学生常担心开口犯错,导致“有口难言”。
再者,教学资源匮乏与教学手段单一。农村学校许多没有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师课堂上主要依赖音频进行教学,形式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兴趣。2024 版新教材,与学生生活贴切,但对于农村学生难度较大,学生通常要发大部分精力在基础知识上。
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也是突出问题。当前中考、高考尚未全面实行口试,其他各类考试对听说重视不足,只是在试卷中加上一定比例的听力试题,不考真正的会话能力。课后训练主要依赖学生自主选择教辅材料,缺乏监管,测评标准不统一。
最后,语言环境缺失与母语负迁移问题在农村也尤为突出。农村中学语言环境几乎为零,课外有声输入几乎为零,学生除了课堂外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这种环境下,学生易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习惯中文的语序和表达方式,难以用英语思维,导致说出的是“中式英语”。由于缺真实语境,学生的语用能力得不到锻炼,进步缓慢。
师资、学生、资源、评价、环境问题,形成了农村英语听说教学的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听说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实际问题,结合 2022 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需从教师理念更新、教学策略创新、资源条件改善、评价机制完善等多个方面入手,构建系统化的解决策略。这些策略既要符合新课标理念,又要考虑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第一,更新教师理念与提升专业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是解决农村英语听说教学问题的重要前提。农村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听说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观念的转变需要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来实现,农村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英语教学培训,特别是听说教学专题培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途径提升自身听说能力,加强听说教学技能,如学习如何设计有效的听前、听中、听后活动,如何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口语实践活动等。教师还应根据新课标要求,将听说教学目标具体化、层次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听说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
创新听说教学语境。生活化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进行口语练习,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表达,从而更容易地接受和掌握口语表达的技巧。例如,在教授食物相关话题时,教师可设计“介绍家庭美食”的活动;在教授节日话题时,可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比较中西节日的异同。这种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动机。教师还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填表格、问题链、判断正误等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小组合作突破难点,获取文中不同人物的运动项目、频率及原因等关键信息。分层教学策略能照顾农村学生基础差异大的特点。例如,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基础问题 ( 如 What can you hear?)、理解性问题 ( 如What does the speaker mean?)、推理性问题 ( 如 What will happen next?)。在口语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的句型框架,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使用。这种分层教学策略能够避免“一刀切”带来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改善教学资源与条件。整合利用教材资源是农村学校最经济有效的策略。农村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听说素材,进行创造性使用。人教版七年级新教材有序地编排了音标内容,单词& 句子重音、重读、连读和语调等语音和语调等语音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材资源,指导学生掌握音标读音规则,特别是一些易混淆的音素,如[i:]、[i]、[u:]、[u]、[e]、[ai]、[ei] 等。教师还可设计基于教材的听说活动,如让学生听对话后进行角色扮演,或根据听力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开发拓展资源是丰富农村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可以引入英语歌曲、简单的故事录音、英语电影片段等作为听说训练材料。另外,学校也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配备基本的语音室等。争取家长配合也是改善农村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家长学生的口语学习情况,并提醒家长在家中配合。
完善评价体系。争取多实施过程性评价,采用“听力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进步,包括听力笔记、语音作业、课堂表现等。另外,开展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互动、角色扮演等即时反馈学习效果。还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一方面,结合笔试、口试、项目式学习评价,全面考察学生听力理解、口语表达、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利用AI 工具进行自动化口语评分,提高评价效率和客观性。
农村中学英语听说教学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 2022 英语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当深刻理解新课标对听说能力的新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听说机会。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学校应积极争取外部支持,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听说训练环境。听说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和反复练习。教师应保持耐心和信心,相信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持续努力,学生的听说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提升。这不仅是英语教学的目标,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