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指引下小学田径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作者

刘雪英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第三小学 02830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学生身心健康,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因此面对学生的客观发展需求,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全面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对于运动的参与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去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学生在终身体育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团体意识,意志品格等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

1 田径运动在小学体育中的育人价值

田径是体育运动的基项目,包括跑,跳,投等各种运动形式,对于小学生体能发展和人格塑造有着诸多的价值。从身体发展来看,短跑可以提高爆发力,中长跑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跳跃类可以提高肢体协调性,投掷类可以加强肌肉力量,全方位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体能要素。从心理发展角度看,田径运动当中的自身拼搏(比如跑步破自己的极限、超越跳跃更高的高度),这会培养一个人坚韧的意志品质;而集体项目(例如接力跑比赛、团体挑战赛等),这样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合作意识;规则竞赛(像起跑规则、投掷规则等等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纪律观念。田径运动的普遍性又使它成为联系生活和体育的纽带,例如爬楼梯就是高抬腿,立定跳远也是跳跃动作等,这些生活化迁移让学生感受体育的实用性,打破田径就是竞技这一刻板印象。

2 新课标下小学田径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索

2.1 学练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该注意安排各种运动项目的学习与练习,使学生有丰富的运动体验,把集体学练、小组学练和个人学练相结合,把健康教育理论的讲授和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新课改下,教师在实施田径教学时,需要做到学练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小组的交流和阅读课外知识,使学生对田径项目有更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及文化素质。如在 100 米跑的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个小小的任务,让学生们课前通过互联网去搜索一下奥运会里100 米跑的世界纪录是多少。给出 10 个 100 米跑奥运冠军的运动员,找出获得 100 米跑冠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是谁?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对100 米跑的兴趣,又能在学生找相关资料时,对该项目有大概的了解。等到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着学生去开展教学训练的过程当中,给学生具体的讲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知道更多的有关于这个项目的一些文化知识,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效果,从而实现“以学促练、在练中学”的目标。

2.2 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

1. 游戏化教学法:搞“障碍跑闯关赛”“趣味接力锦标赛”,把技术训练放进竞赛环境,用积分制,段位制“跳绳达人青铜级”之类调动挑战欲望。2. 动态分组策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状态,不断变化小组组合,身体好的学生与身体弱的学生形成“互助对子”,在跳远练习当中举办“最佳助跑搭档”评选活动,促使同伴学习。3. 信息技术加持:用运动 APP 来记载学生的跑步路径,跳跃的高度这样的数据,形成个性化的运动报告,并且利用慢动作回放的视频手段去剖析投掷的出手角度情况,从而准确地找出技术上的不足之处。

2.3 项目组合教学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研究

田径类运动涉及到走、跑、跳、投掷类运动项目,以及由以上运动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发展学生不同的运动技能。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重视田径运动项目的组合教学,把跑和跳,跑和投掷,跳和投掷等不同的运动项目结合起来练习,使学生能把所学动作结合起来使用,在学练过程中达到巩固基础,强化技能的目的。教师可以开展“助跑摸高物”,“助跑投掷轻物”以及将跑步,跳跃,投掷结合起来的接力赛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这些动作有练习,运用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加强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3 新课标下小学田径教学的反思

第一是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当下教学评判重视学生运动成果,譬如跑步时长,跳远距离等等,忽视评判学生学习态度,是否努力以及有没有改进之类的事情。这样一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很容易使一些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挫败感,降低他们参加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其二,教学资源不平均。在学校体育教学当中,田径教学资源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场地设施方面部分学校田径场地面标准不高,有地面不平,跑道材质差的情况,对学生的训练效果以及安全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另一方面看,在器材配备上,一些学校缺少田径器械,存在器材数量少,器材少的情况。像在开展投掷项目的教学中,因为缺少实心球,所以只能轮换练习,等待的时间过长,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学校应该加强对田径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场地条件,增加器材种类,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其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对于田径教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还需加强。伴随着新课标的发展,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日益增长,不但要拥有扎实的田径运动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自己的创新性教学手段和组织能力。不过,某些教师因为长久担任教师,缺少专业的学习,缺少必要的培训进修,知识渐渐老旧了,不能应对新的教学需求。

结语

总的来说,新课标指引下小学田径教学实践探索与反思是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小学体育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积极的去创新教学的方法,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同时也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专业成长,来适应新时代体育教学的要求。学校以及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改善教学资源分配,为小学田径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田径教学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树国 .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田径教学内容实施的研究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0(4):88.

[2] 姚绍坤 . 新课标下小学田径教学内容实施的研究 [J]. 电脑校园 ,2019(9):5912-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