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作者

孔琼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四小学校401320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应考虑整体教学规划,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安排内容和难度,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重视教材内容的传授,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新课标视域下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

1 融入“小游戏”,激发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直接的知识传递往往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实施寓教于乐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合作的方法实现对知识点的应用与迁移;应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提炼文中的重难点,厘清学生“想要了解什么知识,要掌握什么技能,要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应结合课程标准的内容,更新教育理念,将学习任务群融入教学内容。而做游戏是积累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的方法,能让学生在任务内容的驱动下自觉地提炼其中的专业知识点。以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从教材内容来看,本单元的主题词为“田园生活”。针对《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清平乐·村居》等与田园生活息息相关的古诗词,笔者设计带有“田”字的飞花令游戏。根据游戏要求,学生要以接力的方式,传递带有“田”字的古诗词。考虑到游戏的效果,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收集大量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能说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等教材中没有的古诗。在学习中,由于每一名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情况都不相同,在面对陌生的知识点时理解程度也不相同。针对差异化的学情,教师要因材施教,通过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任务群,让学优生和学困生都能在游戏的驱使下进入学习状态,自主探索知识内涵。

2 加强合作互动

首先,促进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个性特点进行分组,以确保各小组成员间优势互补。例如,在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激励学生研究既定话题或任务,包括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讨论、创作作品等。在小组探讨过程中,学生彼此激励,携手攻关,有助于强化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其次,强化互动交流,促进表达。强化课堂互动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关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踊跃表达,勇于阐述个人的见解与思考,并培养他们关注同伴发言的习惯,以此营造积极互动的沟通环境。借助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最后,优化合作评价,共同进步。教师要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成果评价,采取同伴互评及小组内交互评价等手段,让学生学会以客观和公平的态度评价他人的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他们能更好地优化自身。

3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引导

在教授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七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的任务学习方法,将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相结合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理解,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鲁迅先生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形成与演变。比如,通过研究 19世纪晚期 20 世纪初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学生就能发现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对他的性格、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结合鲁迅先生的人生阅历,剖析其个性变迁的具体成因,探究其由童年时纯真无邪向成年后敏锐深刻的思考者转化的社会原因,加深对教材中课文的认识。

4 融入多学科知识,创新学习任务

新课程标准强调,跨学科学习要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教师要通过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形成“从多学科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引导学生走出校门。以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在课程讲解的最后,笔者设计主题为“祖国河山”的跨学科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围绕“书本里的祖国河山”“现实生活中的祖国河山”“美术作品中的祖国河山”“摄影作品中的祖国河山”提炼“心目中的大好河山”。根据任务要求,各个小组从复习的角度复盘《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三篇文章中的精妙表达。结合作者的写作方法,各个小组带着“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情游览本地区的“河”与“山”,并以日记的方式输出自己的所观所感。相比于以往的写日记,学生既要书写文字,又要配上插图,通过美术作品、摄影作品、文字作品的结合,加深对“祖国河山”的理解。在教学中,笔者预留出充足的展示时间,邀请各个小组介绍自己的“游览”经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

结语

综合上述,学习任务群视角的小学语文课堂实践是新课标理念响应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中融入“小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利用扩展型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将多学科知识融入到学习任务中拓宽学生知识面。这样构建起的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有趣高效,也能够使教师教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基础。未来我们也将不断探索和改进学习任务群视角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静.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回顾、现状及反思[J].教学与管理,2023(27):76-82

[2] 陈丽英.“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探析[J].考试周刊,2023(35):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