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李建珍

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苏里乡民族寄宿制小学

引言

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亟待重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师教学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作为新兴教学理念,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三要素的有机联系与协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该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并加强师生互动。

1 明确评价标准,规范学生语文学习

评价标准是对评价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具有规范学生认知行为,引导其高效学习的作用。在“教—学—评”一体化语文课程中,明确课程评价的标准,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需要通过语文学习达到怎样的要求,从而实现有目的、有方向的自主学习。同时,评价标准的细化也能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活动展开评价,帮助学生规范学习行为,掌握学习方法,进而实现更加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以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五单元《宇宙的另一边》教学为例。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基础知识、学科素养两个方面明确了评价目标。基于此,教师需要细化有层次的评价标准。比如,在基础知识方面,普通标准为是否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是否能读准“气喘吁吁、汩汩流淌”词语的读音,是否理解“秘密、思绪”等词语的意思;优秀标准为是否掌握课文字词知识,是否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否学会比喻修辞手法。在学科素养方面,普通标准为是否感受到作者的想象力,是否提高理解能力,是否提升自主学习意识,是否提高发散和联想思维能力,是否能发挥想象写故事;优秀标准为是否理解课文的内涵,是否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否发展逻辑思维、联想思维等,是否能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内心想象的世界,是否提高审美创造能力。教师明确层次化评价标准,能够将评价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展开学习指导,从而提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2 多样化情境,发散思维

多样化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文本主要内容营造真实的学习场景,将原本抽象的语言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分析文本,对其思维品质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展示与文本主题有关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观地体会文本中的故事情节,以此实现深度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表演情境,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组内成员自行分配任务,如编创剧本、分配角色、准备道具等,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表演,通过亲身体验深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教师则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针对学生在多媒体情境和表演情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使其明确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为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打好基础。例如,在学生对《田忌赛马》的主要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赛马的视频,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下置身于故事之中,直观感受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时的紧张氛围,以及孙膑冷静分析、巧妙布局的智慧。随后,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孙膑、田忌和齐威王,通过台词的演绎和肢体动作重现赛马场景。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如孙膑的胸有成竹与机智、田忌的沉着与不动声色、齐威王的自信与疑惑等,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实践中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表演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他们在角色理解、情感表达、语言运用等方面的亮点与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查漏补缺,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多样化情境的驱动下,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培养,为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打好基础。

3 开展逆向设计,落实评价引领

在过去,评价促学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与评价活动的设计密切相关。即在整体的教学活动中,评价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设计方面也处于从属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评价效果。逆向设计是如今教学设计的重要方法,与常规的教学设计不同,其倡导先设计评价活动,再在评价活动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能有效凸显评价地位,更好地发挥评价促学作用。因此,在“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下,教师需要积极应用逆向设计的方法,有效落实评价引领的理念。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以逆向的方法进行了教学设计。如在“思维能力”这一素养的培养中,教师就先结合课文的特点,设计了“能否结合文章,学会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的指标。针对上述指标,教师则确定以学生对课本中“点”和“面”的批注作为预期的学习成果。最后,教师则设计了“阅读文章,判断哪些描写是针对‘点’,即个人的描写,哪些是针对‘面’,即整体的描写?分别以横线和波浪线画出来”这一任务。在“文化自信”这一素养的培养中,教师则先设计了“能否增进对抗战历史的认识,培养爱国精神和对革命志士的崇敬之情?”的指标,而后确定以“读后感”作为具体成果,最后则设计了两个任务:一是观看《狼牙山五壮士》的视频,激发情感共鸣;二是写出自己阅读《狼牙山五壮士》后的感悟,以表达深化情感。这样,通过逆向设计,教师有效凸显了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评价在引领学习方面的重要作用。

结语

总之,对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展开研究,既给当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增添了新想法,新办法,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改造。通过确立起评价标准,创造出更多种的情形还有逆向设计等策略,便可以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改善教学成效。并增进老师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这样的策略若能被落实,就能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能力,更为他们终身的学习与发展筑下根基。

参考文献

[1]吴裕林.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学苑教育,2023(36):13-15

[2]贾俊英.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路[J].基础教育论坛,2023(23):66-68

[3]王丽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23(3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