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为翼,识字启航:小学语文低段趣味识字教学探究
李珍珍
甘肃省成县陈院小学 742500
一、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现状剖析
通过对多所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课堂观察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传统讲授法,即按照汉字的读音、字形、字义依次讲解,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在学生方面,多数学生对识字缺乏主动积极性,认为识字学习单调无趣。原因首先是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 “读拼音 - 认字形 - 解字义 - 重复书写” 的教学流程,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效果不佳。例如在教 “树” 字时,单纯让学生反复读写,学生可能很快遗忘。其次是忽视个体差异:低段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但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统一教学方法,未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基础薄弱或学习能力稍慢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逐渐失去学习信心。最后是缺乏情境创设:识字教学脱离生活情境,汉字被孤立地讲解,学生难以理解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二、趣味识字教学的理论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表明,低段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生动、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易于接受。因此,趣味识字教学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等,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如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趣味识字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游戏、表演、绘画等,为学生提供多种智能发展的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擅长的智能领域中找到识字的乐趣,促进识字学习。
三、趣味识字教学策略与案例呈现
3.1 情境创设识字法
将识字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能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实用性。例如在学习 “超市” 相关汉字时,教师可展示超市货架、商品标签等图片,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在 “购物” 过程中,认读 “面包”“牛奶”“水果” 等商品名称,学生不仅快速认识了汉字,还能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含义。
利用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识字。在学习 “守株待兔” 的生字时,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从前有个农夫,在田里干活时看到一只兔子撞到树桩上死了,从此他就天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再次出现。在故事讲述中,适时出示 “守”“株”“待”“兔”等汉字,学生在沉浸于故事的同时,轻松记住了这些生字。
3.2 游戏活动识字法
游戏规则为教师说出一个汉字,学生用该字的最后一个字作为开头,说出新的汉字,如教师说 “天空”,学生接 “空气”,接着下一个学生说 “气球” 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快速运转,不仅增加了识字量,还锻炼了反应能力。
把汉字和其对应的图片、拼音或释义卡片打乱,让学生找出匹配的 “朋友”。比如学习 “猫” 字,准备一张小猫图片、写有 “māo”拼音的卡片以及 “一种宠物,喜欢抓老鼠” 释义的卡片,让学生将它们一一对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加深了对汉字音、形、义的理解和记忆。
3.3 多媒体辅助识字法
利用动画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或笔画顺序,能让抽象的汉字变得生动直观。以象形字 “日”“月” 为例,动画呈现远古时期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创造出 “日”“月” 字形的过程,学生清晰地看到字形与实物的关联,轻松记住了这两个字。讲解笔画较多的字时,动画逐笔演示笔画顺序,学生能更准确地掌握书写规范。
使用识字互动软件,软件中设有闯关、竞赛等趣味游戏形式。如在 “识字大闯关” 游戏中,学生需要认读正确汉字才能进入下一关,关卡难度逐渐递增。学生在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游戏过程中,不断巩固已学汉字,拓展新的识字量。
3.4 字理分析识字法
对于象形字,通过分析字形与实物的相似性来识字。如教 “山”字时,展示山峰起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三座山峰的形状,与 “山” 字的三竖相对应,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 “山” 字的字形和含义。
依据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以 “清、请、晴、情” 一组字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 “青” 是声旁,表读音;“氵、讠、日、忄” 分别是形旁,与字义相关,“氵” 与水有关,所以 “清” 有清澈之意;“讠” 与说话有关,“请” 表示请求;“日”与太阳有关,“晴” 指晴天;“忄” 与心情有关,“情” 表示情感。学生掌握了这一规律,便能举一反三,快速认识更多形声字。
四、趣味识字教学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趣味识字教学实践,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主动发言、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增多。从学生测试成绩来看,识字部分的正确率显著提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表示更喜欢上识字课了,认为识字学习变得有趣。这表明趣味识字教学在提升学生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游戏活动有时会出现场面过于活跃,导致课堂秩序难以把控的情况;部分学生在互动软件应用中过于关注游戏形式,而忽视了识字学习本身。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应提前明确规则和要求,加强课堂纪律引导;在使用互动软件时,要及时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在汉字学习上。此外,还应进一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不断优化趣味识字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五、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表明,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低段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增强学生自主识字能力。通过情境创设、游戏活动、多媒体辅助、字理分析等多种趣味识字教学策略的运用,为低段识字课堂注入了活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识字学习目标。
同时,教师应不断探索和优化趣味识字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识字教学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等有机结合,让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欢欢 . 小学语文低段趣味识字的教学探究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5,( 第 6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