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低段联想写话的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张永江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肖集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然而,在生活中,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有限以及词汇量较少等原因,容易出现写话内容空洞、词穷的困境。对此,引导学生联想很重要,联想是联系已知和未知的一种桥梁,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图式,拓展学生表达的空间。

一、依托教材插图,激活视觉联想

视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教材中的插图色彩艳丽,内容丰富,是触发学生联想的重要素材,教师只需要抓住关键性的图片要素,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链,就能够把教学中静态的画面变成课堂中不断涌现的流动的思想。发挥好教材中一系列精美、逼真插图的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写话难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水平。另外,也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以及创造性。

以《小小的船》这课时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带学生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上:一片深蓝的夜空,弯弯的月亮高高地挂在上面,大大小小的星星在闪烁着。教师接着发问:“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能找到怎样的东西和月亮相似?”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作答:“像香蕉!”“像小船!”这时,教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画面背景,问到“小星星又会让你想起什么呢?”这时学生的思绪突然被打开了,活跃的思维涌现出来:“像金黄色的宝饰。”“像小小的萤火虫来跳舞!”随后老师及时的表扬并表示肯定:“你们想象力真好!”还可以选择最贴近生活并且具有趣味性的话题,比如让学生试着想象“弯弯的月儿是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是什么?”相信大多数的学生一定能够合理的运用比喻句来回答,如“星星提着小灯笼一起在广阔的天空中玩耍。”这就完成了从学生的直观感知到发散性思维的发展的过程。整个课堂贴合了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由看图引物象、想事状,书写成句的方法。这样使很多学生都能运用在写话课上学习到的比喻方法来描述一些东西,学生以这样的方法去呈现自己所感知、想象的画面和情景,并达到使用一两个比喻句就可以去简单描述某一幅画面的效果。

二、连接生活经验,唤醒感官联想

学生的生活体验是联想思维取之不尽的源泉。根据学生的个人体验,他们能够唤起自己对气味、味道、触觉、听觉的记忆,在创设情景或者利用具身模拟(如动作、模仿、声音的模拟)唤起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学会利用已有的熟悉的情境和感官经验联想到本次学习的内容,用学生最真实最富于情感体验的方式去描写事物,较好地避免学生因为经验缺乏而导致的语句空泛的问题。

在教材文章《影子》的教学中,其中一项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写出在不同情况下的影子变化,而不是一上来就让学生动笔,而是先让他们走到阳光底下做一次“影子游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先比划动做一做自己的影子;接着在阳光下的不同的地方试一试,比如,在水泥地上比比看哪个地方更模糊;分别站在树下看树叶,观察影子特点,最终,让学生从观察影子的过程中回到课堂。教师问:“刚刚在观察影子的时候,你们触摸过那些形状各异的影子吗,是怎样的感觉呀?”学生立马想到:“阳光晒着的地面很烫,而影子

处又凉又软,就像踩在软软的橡胶上,还可以闻到一丝草的清香。”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接着借助课文插图中的句式支架展开想象描写:“阳光下,影子我感觉到仿佛;树荫下,影子,我感觉到,仿佛。学生接着补上了一句话:阳光下,影子密密麻麻的像一张大网,我感觉到脚下的石板暖暖的,仿佛踩在热乎乎的电热毯上。学生们也纷纷描绘出各自的感觉,这样,在学生自己的写话中就会主动添加上一些平时忽略的细节的描写,学生就能生动细致地表达自己对一些事物的看法。

三、构建句式支架,拓展创造联想

所谓句式支架,是指在学生联想中提供思维框架和语言范式;教师可从素材或学生已有的语言中概括出基本句式,如“什么像什么,在干什么”“什么地方有什么,感觉怎么样”等,并且做出示范与填空的练习,降低其使用难度,然后让学生在这些句式的框架内自由地联想填充。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想说愿写的程度。

学完《比尾巴》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拓展写话训练,借助课文的句式结构以及文章的特点,让学生来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特征,比如有学生就会说:“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教师再引导学生找寻其中的核心句式“(谁的)尾巴(怎么样),(好像什么/ 能干什么)”。然后呈现图片(孔雀、袋鼠),出示词语库(美丽、有力、毛茸茸、大扫帚)等,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先看图,再运用提供的句式补充完成对于小动物尾巴特点的描述。比如,“孔雀的尾巴真美丽,打开来仿佛一把芭蕉扇。”接着,让学生看教师屏幕上提供的动物图。除了选择一张自己最想说的动物图外,还需从教师投放的词语中任选 2—3 个词语进行联想表达。如:袋鼠的尾巴硬硬的,走路时不停敲着地面,好像一个小鼓槌……像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联想的事物的特征,这样比较容易组织语言并进行表达。对于学生的表达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反馈,引导学生不断完善,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教师让全体学生利用板书支架以及其他已绘制图像元素等完成该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认真填写作业中关于动物尾巴部分的填空内容。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发挥想象和联想,模仿课文句式描述动物尾巴的特点。

总结:通过教材插图吸引学生并激发其想象力、结合生活经验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借助句式支架拓展学生创造思维,这样,可以为小学低段联想写话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立足学生特点和教材资源展开一系列教学,能够有效激活学生表达潜能,引导其丰富语言内蕴,并乐于运用,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今后还应继续深入挖掘教材联想法,结合学生特点巧搭支架,强化评价并引领学生对事物发挥想象,促进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联想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128.

[2] 崔峦 . 小学语文教学论 [M].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