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荨麻疹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作者

杜梦绮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2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特征为皮肤、血管出现暂时性的炎症、充血及水肿等,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并容易反复发作。典型的症状为躯干或四肢出现风团或红斑,一般情况下在 24h 可完全消退且不会留下痕迹,但发作频率上患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有研究显示,对于荨麻疹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有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的作用,同时还能提升整体护理效果。但常规的护理方法缺乏灵活性及个体化,难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因此,本研究对荨麻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具体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 年 12 月 -2024 年 12 月收治的 66 例荨麻疹患者,纳入研究前均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3 ,对照组中男 / 女 =12/21 ,年龄 15-67 岁,病程 1-20 年不等。观察组中男 / 女 =13/20 ,年龄 14-67 岁,病程 1-22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分析后显示差异较小( P>0.05 ),具有深入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中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中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

1.2.1 个性化皮肤护理

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目的就在于缓解瘙痒并规避刺激。指导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时要克制搔抓,防止损伤皮肤屏障并诱发感染。可以及时使用止痒制剂来缓解皮肤的瘙痒症状,尤其是对习惯于抓挠的患者要特别强调这一行为的危害。另外,在平时的洗护中也要引起注意,选择使用温和、不含碱性成分的清洁产品,防止对敏感皮肤造成额外的刺激,加剧症状。

1.2.2 个性化饮食护理

对患者的饮食强调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确保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及蛋白质。告知患者远离已知及常见的过敏食物,并在此基础上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1]。对于饮水量不足的患者鼓励其饮足够量的水,并规律排尿,以缓解症状。对于有辛辣、油腻、刺激食物偏好的患者,指导其严格忌口并调整饮食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饮食造成荨麻疹的发作及症状加重。

1.2.3 个性化心理护理

荨麻疹发作后不仅会影响到皮肤不适感,同时也会带来不良的情绪波动。瘙痒带来的难耐感会进而引发心情烦躁,再加上病程迁延或是反复发作,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悲观的心态,持续的作用导致患者形成焦虑及抑郁的情绪,这就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干预。关键应精准地识别出患者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情感支持。与此同时,辅以持续性的沟通及情绪安抚,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降低负面感受强度。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分别使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评分越低不良心理状态越好)、生活质量(使用 SF-36 简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及护理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4.0,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及检验方法分别为( )及 t,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及检验方法分别为 (% )、 χ 2 ,差异有显著性为 P<0.05 。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分)

2.3 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 3。

表 3 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荨麻疹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瘙痒感会逐渐加重患者的不良心理,导致整体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个性化护理干预是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综合分析患者

的个体差异,为其定制适合的护理计划 [2]。以上研究中对观察组中的荨麻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总有效率均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均显著( P<0.05 )。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荨麻疹患者中利于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提升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明月, 郭慧兰, 张苗. 护理干预应用于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J]. 黑龙江中医药 ,2022,51(2):319-321.

[2] 上官桂珍 , 陈桥连 . 个性化干预服务在荨麻疹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11(12):2824-282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