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纸质档案保护和修复技术的探析

作者

张露

咸宁市劳动人事信息和档案管理中心 湖北咸宁 437100

一、纸质档案受损常见的问题

(一)存放环境、害虫、微生物对纸质档案的影响

一是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纸质档案受损,不符合条件的存档环境可能导致纸质档案发生酸化、霉变、脆化等问题;二是害虫也对档案影响较大,我省档案害虫普查结果表明,全省共有 20 余种档案害虫,如毛衣鱼、书虱、档案窃蠹、百怪皮蠹等害虫的直接破坏,导致纸质档案受到损伤;三是微生物和昆虫对纸质档案的破坏。其中档案库房温湿度是影响纸质档案保护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纸张质量和字迹材料对纸质档案的影响

一是纸张的耐久性主要是指纸张在使用与保存过程中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以及保持原有性的能力,与造纸所用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纸张中主要成分、制浆造纸的工艺过程等多种因素有直接关系;二是在以前经常使用普通圆珠笔填写档案材料,圆珠笔的油墨多采用有机染料作为色素成分,化学稳定性较差,在纸张上既不结膜也不易被吸收,且不耐光、不耐热,容易被摩擦掉,耐久性较差。

(三)人为因素导致纸质档案受损

一是纸质档案在整理和利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操作不当导致纸质档案沾上绣斑、油斑等污渍,比如把别针、回形针、订书针等容易生锈的铁器放到档案中,这些污渍一旦沾染就难以完全去除,影响纸张的完整性和字迹的清晰度。二是频繁查阅和复印也会对纸质档案造成物理磨损,涂写折叠等不当使用行为也会对档案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例如干部人事档案中的《公务员登记表》等重要材料因为组织人事工作需要,经常会抽出复印,导致部分纸张老化破损严重。

二、纸质档案科学保护方法

(一)控制存放纸质档案的环境

以我们湖北为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湿冷,为延长纸质档案的寿命,档案库房需配备温湿度调控设备、防虫防霉用、防火防盗等设施,控制纸质档案的保存环境。档案库房的温度稳定控制在 14~24C (每昼夜温度波动不得大于 ±2C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档案造成损害;湿度应维持在 45%~60% (相对湿度波动幅度不得大于 ±5cC ),为了防止纸张受潮发霉或干燥脆化,需使用温湿度计定期监测并进行记录。当环境温湿度超过控制范围时,应及时采取除湿机、加湿器、空调等设备进行调节。库房里需采用防火遮光窗帘减少档案的光照时间,防止紫外线对纸质档案造成破坏,定期打开窗户和密集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和流通;定期对纸质档案进行除虫、除尘、除霉等维护工作,安装空气净化设备以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减少有害气体和尘埃对纸张的侵蚀。

(二)推进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

一是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和备份,尽量利用数字化档案,减少对纸质档案的直接利用与损耗。采用数字化档案进行查阅、打印,能够保护纸质档案的完整性,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可以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构建智能化的档案管理系统。不仅能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还能通过算法分析预测档案的保存状态,提前采取保护措施,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规范纸质档案保护制度

档案规范化管理是确保档案安全、完整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措施。一是对纸质档案的借阅、复制等进行从严管理,确保档案在利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二是制定相应的检查与维护制度,定期对纸质档案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损坏情况;强化对档案库房及其设施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问题及安全隐患,防患未然;三是明确管档人员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纸质档案修复技术与方法

纸质档案修复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从一片残页到完整档案,每一道工序都在延续历史的脉搏。档案修复是一项专业且精细的工作,恢复破损档案的物理完整性和可读性,同时遵循“保护优先、最小干预”的原真性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托裱技术。托裱技术即采用传统修裱技术或现代热压加膜等方法恢复纸张的平整度和强度。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湿托法和干托法,湿托法主要适用于字迹遇水不扩散的档案,通过在档案背面刷浆糊后托上一层新纸使档案平整牢固;而干托法主要用于修复字迹遇水易扩散的档案,通过在托纸上刷浆糊,用棕刷排实,晾干。以我单位档案中有些材料为例,八十年代办公用纸一部分用信纸写材料,单位印章、领导批示等都采用红蓝墨水。在托裱这些档案中,应采取干托裱法,以减轻字迹的扩散。

(二)去酸技术。去酸就是用碱性化学品将档案纸张的酸中和掉,可以分为湿法去酸、无水去酸和气相去酸。档案纸张中的酸性物质是造成纸张老化的重要原因。在脱酸处理之后,纸张的酸碱度 pH 值需处于 7.5~9.5 之间。

(三)加固技术。档案的加固包括对遇水、遇热扩散的字迹的加固和对机械强度下降的纸质材料的加固两个方面。加固时可以用胶黏剂喷涂法和加膜法。丝网加膜既能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影响阅读,还耐老化,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加固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固前需进行除污、去酸处理。

(四)去污技术。档案去污是指去掉档案上的水斑、泥斑、油蜡斑、墨水斑、铁锈斑、霉斑等污迹的技术,根据污渍类型和纸张性质,分为机械法刮除法、溶剂洗涤法。

(五)字迹恢复。针对模糊褪变的字迹,可以采用硫化铵法、亚铁氰化钾法等化学显示法或摄影、计算机图像处理等物理显示法进行显示与恢复。

四、结语

纸质档案保护与修复需兼顾科学性与人文性,既要延长纸质档案寿命,又需保留历史原真性。未来需进一步推动档案修复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建设,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通过系统性的保护策略和精准的修复技术,纸质档案这一“历史的碎片”将得以跨越时间,为后人留下更加完整、清晰的历史记忆。

参考文献

[1]王双玲,杜琳.新时代档案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兰台世界,2024(S1):67.

[2]崔钟博.纸质档案去污技术实践[J].华东纸业,2023,53(10):17-19.

[3]张珊.浅谈纸质档案的修复技术[J].科技风,2015(1):95

[4]孙洪鲁.纸质档案保护修复技术研究[J].中国档案,201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