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理念在饮食行为中的实践
刘依婕 廖丫驰宇 鲍运霖枫
武汉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一、引言
当今社会,健康成为重要追求。医学模式正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健康不再仅指 absence of disease,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健康管理应运而生,它通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针对性咨询和指导,干预危险因素,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合理饮食行为能为人体提供充足营养,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然而,不良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及缺乏科学饮食知识等因素,导致饮食行为问题,使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将健康管理理念融入饮食行为,意义重大。它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饮食观念,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主动调整饮食行为,形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合理饮食管理,不仅能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还能提高生活幸福感和生命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医疗负担,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深入研究健康管理理念在饮食行为中的实践,对促进全民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现状
(一)饮食行为存在的问题
当前,人们的饮食行为呈现出多样化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的态势。在饮食结构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失衡现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快餐文化的兴起,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了较大比例。例如,油炸食品、甜品、含糖饮料等深受大众喜爱,而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量却相对不足。这种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容易导致能量过剩,进而引发肥胖问题。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肥胖人口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在饮食时间上,不规律的情况也较为普遍。许多人由于工作繁忙、生活习惯等原因,经常不吃早餐,或者晚餐吃得过晚、过量。长期不吃早餐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上午能量供应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还可能引发胆结石等疾病。而晚餐过晚、过量则会使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睡眠质量,同时也容易导致能量在体内堆积,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增加肥胖的发生几率。此外,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也较为常见。在一些社交场合或情绪波动时,人们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饮食量,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过度饮酒不仅会对肝脏、胃肠道等器官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家庭暴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健康管理理念在饮食行为中应用的不足
尽管健康管理理念逐渐受到关注,但在饮食行为中的实践应用仍存在诸多不足。从个体层面来看,很多人对健康管理理念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主动将健康管理融入饮食行为的意识。他们虽然知道合理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缺乏科学的饮食知识和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难以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例如,一些人在减肥过程中,虽然制定了饮食计划,但由于无法抵制美食的诱惑,或者不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导致计划难以执行,减肥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反弹。从社会层面来看,健康管理理念在饮食行为中的推广和普及力度还不够。一方面,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不够广泛和深入,很多人获取饮食健康知识的渠道有限,且信息来源参差不齐,难以获得准确、科学的饮食指导。另一方面,餐饮行业在提供健康饮食选择方面还存在不足。许多餐厅为了追求口感和利润,推出的菜品往往高油、高盐、高糖,缺乏对健康饮食的考虑。同时,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过度加工、添加过多添加剂等问题,影响了食品的营养价值。此外,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在饮食行为方面的支持还不够完善。目前,虽然有一些健康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提供饮食咨询服务,但服务内容相对单一,缺乏个性化的饮食管理方案。而且,这些服务的覆盖面较窄,很多人由于费用、地域等原因无法享受到专业的饮食健康管理服务。
三、健康管理理念在饮食行为实践中的策略
(一)强化健康意识,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健康管理理念在饮食行为中的实践,首要之举在于强化全民健康意识,树立科学饮食观念。为此,需构建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的多方协同机制,营造关注饮食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健康饮食的宣传推广。例如,加大健康饮食公益广告的投放力度,在公园、广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普及科学饮食知识。社区层面,可组织健康饮食讲座、烹饪培训等活动,邀请营养专家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食物的营养成分及搭配方法,并现场示范健康菜肴的制作,提升居民实践技能。
学校教育亦至关重要,应将饮食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从小培养学生健康饮食意识,传授基本营养知识和健康饮食原则,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同时,学校食堂应提供多样化、营养均衡的餐食,为学生树立健康饮食榜样[1]。
媒体在健康饮食宣传中作用广泛。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应积极传播科学、准确的饮食健康信息,制作相关节目和专题报道,邀请专业人士解读指导。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互动活动,鼓励公众分享健康饮食经验,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公众对饮食与健康关系的认识,促使人们自觉摒弃不良饮食习惯,树立正确饮食观念,将健康管理理念融入日常饮食,实现饮食行为的优化与提升。
四、结论
健康管理理念在饮食行为中的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个体、社会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强化健康意识、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普及营养知识、营造健康饮食环境以及加强政策支持与行业监管等措施,可以将健康管理理念有效融入人们的日常饮食行为中,引导人们形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李雨桐.美国课后服务评价标准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的启示以《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标准》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40(10):54-61.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4.10.010.
[2]冯婷.餐饮与健康管理结合下的智能营养管理系统效果[J].中外食品工业,2024,(17):96-98.
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题《饮食习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41165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