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意识形态为视角 党建和思政为助力探究公安院校队伍建设新路径

作者

贺佳 李文江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一、引言

公安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公安专业人才的重任,其队伍建设水平关乎公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激烈,公安院校面临着诸多挑战。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以党建为引领,以思政为助力,成为提升公安院校队伍建设水平的关键路径。通过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能够确保公安院校师生坚定政治立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够为公安院校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与方向指引;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则有助于塑造公安院校师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因此,探究三者融合下的公安院校队伍建设新路径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战略价值。

二、意识形态工作在公安院校的重要地位

(一)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的前沿阵地

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的中坚力量,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公安人才的摇篮,在意识形态领域肩负着特殊使命。公安院校师生日后将投身于公安一线工作,他们的意识形态状况直接影响到公安工作的成效。若公安院校师生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偏差,极有可能在执法过程中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对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构成潜在威胁。例如,在面对网络上的不实信息与有害言论时,如果公安院校学生缺乏正确的意识形态判断,就难以有效地进行甄别与抵制,甚至可能在无意识中传播这些不良信息,从而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所以,公安院校必须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的前沿阵地,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政治立场,时刻保持对危害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行为的高度警惕。

(二)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是培养忠诚可靠公安新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忠诚可靠是公安新质人才的首要品质,而意识形态工作是培育这一品质的核心环节。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要肩负起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神圣职责,只有在思想上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才能在行动上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履行好公安职责。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公安队伍违纪违法案例来看,部分公安人员之所以走上错误道路,根源就在于意识形态的缺失,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因此,公安院校要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开展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党性修养锻炼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公安工作的政治属性,增强对党的忠诚意识和对人民的服务意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忠诚可靠、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公安专业人才。

(三)公安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抵御不良思潮侵蚀的关键防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公安院校师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与不良思潮的冲击。如西方的“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通过网络、影视作品等多种渠道渗透进校园,试图影响公安院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这些不良思潮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与迷惑性,若不加以有效抵御,将严重破坏公安院校的育人环境,削弱师生的政治信仰。例如,一些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散布诋毁我国公安机关形象的虚假信息,宣扬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警务模式,企图误导公安院校师生对我国公安制度的正确认知。在此背景下,公安院校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筑牢抵御不良思潮侵蚀的关键防线。通过加强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开展意识形态专题教育等手段,帮助师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确保公安院校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育人导向。

三、党建引领公安院校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强化公安院校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健全党组织体系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公安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系党组织设置,优化党支部建设,确保党组织覆盖到学校的各个部门与教学科研一线。例如,在各专业教研室设立党支部,将专业教师党员紧密团结在一起,既能促进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又能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心重的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与委员,定期开展党组织班子培训,提升其党建工作能力与领导水平。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公安院校队伍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素质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党组织的整体形象与作用发挥。公安院校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在党员教育方面,依托“学习强国”、公安网络学院等线上学习平台,结合线下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实地参观等形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加强党性修养教育,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在党员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党员发展标准与程序,注重从优秀青年教师、学生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建立健全党员考核评价机制,将党员的政治表现、工作业绩、服务群众等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对表现优秀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批评教育与组织处理,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公安院校队伍建设中以身作则,带动全体师生共同进步。

(三)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只有将党建工作融入公安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业务工作中,才能实现公安院校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工作中,开展“党建 + 课程思政”建设,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与职业精神。例如,在刑事侦查课程中,通过讲解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增强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感。在科研工作中,成立党员科研攻关小组,围绕公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发挥党员在科研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提升公安院校的科研水平,为公安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撑。在管理工作中,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学校内部治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管理服务氛围,促进公安院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