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钛硅中间合金中钛、铝、铁的含量

作者

惠博楠 李茂

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16

钛及钛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1-3],从而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在钛合金中添加硅可以提高其硬度和抗拉强度,从而更好的应用于高温及耐磨环境中[4]。然而,由于钛的熔点及分配系数等与添加元素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铸锭元素分布不均匀、气孔等冶金缺陷。熔炼时添加中间合金可以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该方法可以较好的平衡融化温度和各元素密度,从而降低熔炼时产生的成分偏差,提升钛合金铸锭中各元素的分布均匀性,从而减少熔炼过程中的冶金缺陷。

近年来,为满足钛合金冶炼工艺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中间合金种类逐渐多样化。Ti50Si 作为一种新型的中间合金,被应用于钛合金的冶炼,从而制备成分均匀、性能优异的含硅钛合金。然而目前尚无其对应的检测标准。为了满足钛合金熔炼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制定针对 Ti50Si 中间合金的化学元素含量分析方法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ICP-AES 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高灵敏度等优点[7],探究 ICP-AES 测定 Ti50Si中间合金中元素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服务于钛工业的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1 实验

1.1 试剂及材料

本研究采用酸试剂均为优级纯试剂;试验用水为二次去离子水;钛、硅、铝、铁元素单标溶液购自钢研纳克,钛、硅、铝元素浓度 1000μg/mL ,铁元素浓度为 100μ g/mL ;ICP-AES 为美国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 ICPAPROX 型。

1.2 仪器工作条件

射频发射功率 1150W;辅助气流量 0.50L/min ;雾化气流量 0.50L/min ;冷却气流量 12.50L/min ;曝光时间 45s;分辨率 <0.02nm 。

1.3 实验方法

称取 0.1g 试样置于 150ml 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 2mL 氢氟酸 +2mL 硝酸或 2mL硝酸、2mL 盐酸,待溶解后移入 100mL 聚乙烯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待测。由于钛含量过高,因此将试样分取 10mL 至 100mL 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待测。

1.4 工作曲线的绘制

制备铝浓度为 0.1,0.3,0.5,0.7, 1% ,铁浓度为 0.01,0.02,0.03,0.04, 0.05% 的钛硅基体标准溶液。测定系列标准中铝、铁元素的谱线强度,建立工作曲线。此工作曲线铝的测定范围为 0.005%~0.50% ,铁的测定范围为 0.005%~0.045% 。制备 Ti 浓度为 0,1,3,5, 7% 的系列标准溶液,建立工作曲线。此工作曲线钛的测定范围为3%~6% ,故样品的检测范围为 30%~60% 。

2 结果与讨论

2.1 溶样酸的选择

称取0.10 三份样品于烧杯中,分别加入2mL 硝酸、2mL 盐酸以及2mL 氢氟酸 +2mL 硝酸混酸。加入硝酸与盐酸的试样几乎不溶,加热后仍未反应;加入混酸的试样室温下反应剧烈,溶解后呈无色透明状,因此选择 2mL 氢氟酸 +2mL 硝酸混酸为 Ti50Si 的溶解酸。

2.2 分析谱线的确定

根据上述实验方法,配置对应基体溶液和铝、铁、钛单标溶液进行测定,得到所有元素再可选波长下的光谱图进行分析。铝元素在 394.401nm 处信号强度高且无明显干扰。铁元素在 238.204nm 处受钛基体干扰较小,在 259.940nm 处受钛干扰较大。钛元素在 336.121nm 处灵敏度高且无明显干扰,且适合钛含量较高的样品的测试

2.3 仪器短时稳定性

配制 5μg/mL 的铝、铁、钛单标溶液,进行连续 5 次测定,以发射光谱谱线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仪器短时稳定性,其中 Al、Fe、Ti 的 RSD 分别为 0.41,0.33,0.65,均小于 1% ,说明仪器对各元素的短时稳定性较好,满足实验要求。

2.4 基体干扰及校正

参照 1.4 方法配制不含钛、硅基体和含 0.05g 钛和 0.05g 硅基体硅基体的 Al( 0.5wt% )和 Fe (0.05wt% )系列标准溶液,同时配制不含硅基体和含 0.005g 硅基体的Ti( 5wt% )系列标准溶液,对其进行探究,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基体元素干扰

由表 2 中数据可得出,钛硅基体对 Al、Fe、Ti 呈基体减弱型影响,因此实验采取基体匹配法以消除基体对各待测元素的干扰。

2.5 工作曲线与定量限

采用 ICP-AES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工作曲线溶液进行测定,并同时测定空白溶液11 次,计算标准偏差,得出各元素定量下限(10 倍标准偏差)。各待测元素的工作曲线及定量下限见表 2。结果表明,各元素在检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满足实

验要求。

表 2 各元素工作曲线

2.6 样品测试及精密度实验

采用不同含量的 Ti50Si 中间合金,按照上述最佳实验条件进行测试,连续测定 11次,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如表 3 所示,3 个样品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 3.0% ,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较好。

表 3 精密度实验结果

2.7 加标回收实验

选择样品 2#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如表 4 所示,各元素回收率在 95.00% ~105.00之间,表明本方法结果可靠。

表 4 加标回收实验结果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 Ti50Si 中间合金中铝、铁、钛元素含量的 ICP-AES 测定方法,确定了三种元素的最佳分析谱线,采用基体匹配方法确定消除基体的干扰。该方法居于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测试结果准确的优点,可满足企业生产过程中 Ti50Si 中间合金的测定要求,更好的服务于钛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韦靖婧,夏玉,廖莉等.基于SEM-EDS和ICP-MS的正畸丝的化学成分及有害元素测定及方法比较;实验室检测[J].2025,3(03):118-120.

[2]徐兴,杨平平,刘雷雷等.ICP-AES 法测定钛合金用 AlVSnCuFe 中间合金中常量元素含量;钛工业进展[J].2024,41(05):38-41.

[3]姜晨阳,刘书畅,王妙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钛合金中 Fe、Al、V 含量;山东化工[J].2024,53(16):165-166.

[4]史小冬,许晓静,汝金明等.Ti-8.0Si-1.4Zr-xY2O3 合金的热腐蚀性能;材料保护 [J].2018,51(04):20-24+83.

[5]乔敏.中国钛合金用多元中间合金;世界有色金属[J].2019,(06):1-3.

[6]陈伟文.一种高冲击韧性 Ti80 钛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J].2022,43(01):61.

[7]姚洵,秦立俊,顾强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测定锂辉石锰含量中的对比;中国无机分析化学[J].:1-15.

[8]赵欢娟,晁小涛,王小静等.ICP-AES 测定 MHC 合金中铪、锆含量;山东化工[J].2022,51(24):120-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