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阜阳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对策研究

作者

李焰

中共界首市委党校 安徽界首 236500

一、阜阳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的基本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与功能规划出现了显著脱节的情况,而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社区作为承载大量人口的主要空间,也滋生了诸多安全风险,随着众多城市将管理职责进一步下放至社区层面,对社区也构成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组织效能与管理技艺方面,社区的公共安全的治理领域存在明显短板,社区安全治理频繁面临各种挑战,具体的层面有突发安全事件,比如火灾、公共卫生事件、刑事犯罪等,总体层面有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均,贫富分化的进一步加剧,低收入群体的不满情绪逐渐增加,而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在应对当前复杂的社区治理情境时呈现出效能不足,无法满足公共安全治理的亟待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论及了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报告指出要强化城乡社区的能力建设,让居民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报告还强调要完善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这样城市和乡村社区的治理与服务才能更高效、更有序。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构成要素,社区的稳定依赖于有效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在本质上关乎民生,解决好社区公共安全治理问题,对每户居民的福祉都具有重大意义。

阜阳是一座汇聚千万级人口的重要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迅速进步,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许多农村居民迁入这里,外出务工者也纷纷返乡创业,城乡相互的人口流动更加密切,如今,网络技术和环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城区人口快速增长,城市里多元文化共存,这种发展态势让环境对居民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对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考验。

目前,阜阳市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了城市的显著变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资本配置不平衡,社会公共服务覆盖范围不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出现脱节。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阜阳市的基础建设需求大幅提升,这需要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基层社区服务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的功能和影响多元而持久,在面临快速城市化的挑战时,基层社区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它面临的挑战和变革也更加显著,城市化进程让众多外迁人口聚集到阜阳城区,许多农村居民经历了身份、生活条件和职业的转型,他们从乡村来到了都市,这一过程中,许多公民在自我认同上出现偏差,有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诱发了一系列冲突与问题,就业困境、文化交融隔阂、社会保障匮乏、地域偏见等现象也逐渐显现,这些社会矛盾在阜阳市社区管理与建设中日趋明显。它们对社会和谐与进步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二、阜阳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消防服务管理职能不到位

政府担负着消防安全这一关键公共职能,它负责引领、统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调控与协调,阜阳市社区经济稳定增长,社区版图逐渐扩大,社区在履行城市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任务时,职能与作用显著提升,市政府的统一调度让消防安全管理任务日益得到关注,在社区发展进程中,消防安全管理长期存在责任意识欠缺、职责划分模糊的问题,消防部门与公安、城市管理、工商管理、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还不够高效,协同治理的机制也没有完全贯彻执行。这显然加重了消防安全工作的挑战,使得区域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划分不够明确,责任归属常常处于模糊状态,社区在消防安全治理中既定职能的有效发挥受到了影响。

(二)社区公共安全空间环境水平低

54.36% 的受访者认为社区公共安全空间环境质量较低,社区没有地下停车场,也没有固定的地上停车位,公共道路的使用压力因此增大,车辆相互间的碰撞风险也增加了,刮擦事故频繁发生,邻里间的冲突也可能因此发生,这些都对社区公共安全构成了隐患,无序停放车辆会导致救护车和消防车难以通行,耽误紧急救援。此外,公共场所的有害废弃物对居民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一些年代久远的社区和小区由于政府早期的规划和投入不足,显著比不上单位制小区和商品房小区,这些社区绿化区域少,楼间距狭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夜晚的社区里,路灯稀疏地照明,它们的光线微弱,几乎起不到指引的作用,这样的照明状况,让安全隐患潜在产生。同时由于社区的居民构成多元化,生活背景各不相同,平日里,大家见面的机会不多,交流更是有限。邻里相互间的关系呈现有些陌生,彼此相互间的支持自然也就缺乏,该现象在生活中极其明显,特别是独居老人和残疾人常常感到各种困难,他们的日常充斥着了各种不便。

(三)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信息不平衡

公共信息的安全管理很关键,它是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也为社区安全治理提供了支撑,社区通过采用公开透明的策略,及时发布社区安全信息,居民就能便捷获悉安全事务的最新情况,能及时清晰掌握社区的安全状况和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施适当预防对策,降低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风险。阜阳市城区人口流动性近年来明显增长。社区居民群体构成日趋复杂,居民对公共安全的需求更为紧要,这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而在筹划与评定居住区域治安管理方案时,没有把居民对安全的详细诉求放在决策过程的关键地位,政策形成阶段也缺少系统搜集公众诉求与回应的体系支撑,社区居民的关注未能有效整合进入决策体系,相关政策在面向社区治安维护发布后,信息在逐级传播时又产生了一些偏差。根据调研, 67.36% 的受访者指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已经明显失真,这种情况会直接制约政策实施的成效。

(四)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主体失调

城市社区的安全管理与治理工作有多元维度,也极为复杂,它关联到政府机关、物业管理单位、社区居民、业主委员会和各种社会组织,这些利益相关方都需要参与进来,把他们变成积极的参与者很重要,通过多方的充分参与,可以协调各方资源,这样能促进社会的创新动力和生机,最终,大家通力协作,实现社区成员的公共安全福祉。多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机制让资源分配更合理,有利于推动协同治理和动态交互的持续发展。在阜阳市城区社区的公共安全治理中,各方参与度有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样,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也不明显,居民参与社区安全治理的热情不高,物业管理公司的权力和责任分配也不够均衡。

参考文献:

[1]陈燕,郭彩琴.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困境、成因及对策[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7(06):36-41

[2]王颖.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共安全保障问题研究[J].发展,2022(3):97-98

本文系 2024 年阜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项目:阜阳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FSK2024054 研究成果

李焰(1984.01-)安徽肥东人,讲师,本文系阜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4 年度科研课题项目结项研究成果,课题名称:阜阳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FSK202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