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生态微项目推进中活动计划书的价值与优化研究

作者

刘萱仪

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儿园

一、引言

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幼儿教育中对生态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幼儿园生态微项目以其贴近幼儿生活、操作性强等特点,成为开展生态教育的有效形式。而活动计划书作为生态微项目推进的蓝图,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教育目标的达成起着关键作用。深入研究活动计划书的价值与优化策略,对于提升幼儿园生态微项目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园生态微项目活动计划书的价值

(一)导向价值

活动计划书为幼儿园生态微项目的推进指明方向。在项目开展初期,明确的计划能够确定项目的核心目标,如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等。教师根据这些目标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确保项目始终围绕核心教育理念展开,避免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例如,在“ 班级小菜园” 生态微项目中,活动计划书明确以“ 认识植物生长、体验劳动乐趣、培养责任意识” 为目标,教师便会围绕播种、浇水、施肥、观察记录等环节设计活动,引导幼儿一步步达成目标。

协调价值

生态微项目往往涉及多个环节、多个参与主体,活动计划书能够有效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幼儿、家长以及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合。计划书会对每个环节的任务进行分配,明确各自的职责。比如,在“ 校园垃圾分类” 项目中,计划书中会规定教师负责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幼儿负责在园内实践分类,家长负责在家中配合巩固,后勤人员则承担分类设施维护与清运协调,从而形成教育合力,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显著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三)评估价值

活动计划书是评估项目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计划书中通常会设定具体的活动内容、预期成果和评估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对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和最终评估。通过对比实际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分析问题所在,为后续项目的改进提供参考。例如,在“ 认识小动物” 生态微项目中,计划书中预期幼儿能够说出5 种常见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评估时教师通过提问、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等方式,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判断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三、当前幼儿园生态微项目活动计划书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设定模糊

部分活动计划书在目标设定上不够清晰、具体,缺乏可操作性。例如,仅设定“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这样笼统的目标,没有明确在项目结束后幼儿应具备哪些具体的环保行为或认知,导致教师在设计活动时缺乏方向,幼儿也难以把握学习重点。

(二)内容设计僵化

一些活动计划书的内容过于固定,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往往是按照固定的流程安排活动,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实际需求,也没有预留出根据幼儿的反应和环境变化调整活动的空间。比如某主题活动严格按照“ 导入-讲解-操作-总结” 四步走,即便幼儿对某个教具表现出强烈探索欲,也会被强行拉回预设流程。这种僵化的内容设计容易使项目变得枯燥乏味,降低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更会限制幼儿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难以让活动真正贴合幼儿的认知节奏与天性需求。

(三)互动性不足

当前的活动计划书在互动设计方面存在欠缺,主要体现在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不足。计划书中更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幼儿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没有设计足够的让幼儿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环节。同时,与家长的互动也多停留在通知层面,缺乏让家长深度参与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四)评估体系不完善

部分活动计划书的评估标准不够科学、全面,评估方式单一。评估往往只关注幼儿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发展。评估方式也多以教师的观察和提问为主,缺乏多元化的评估手段,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项目的实施效果。

四、幼儿园生态微项目活动计划书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目标,突出针对性

在制定活动计划书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笼统的目标细化为具体、可衡量的小目标。例如,将“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细化为“ 幼儿能够主动将垃圾扔进对应的垃圾桶” “ 能够说出 3 种节约水资源的方法” 等具体目标。同时,目标设定要突出生态教育的核心内容,如自然认知、环保行为、生命尊重等,确保项目的教育方向明确。

(二)丰富内容,增强灵活性

活动计划书的内容设计应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可以设计更多具有探索性、实践性的活动,如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开展环保小实验、制作生态手工艺品等。同时,要预留出调整空间,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和实际情况,及时对活动内容和流程进行优化。例如,在“ 种植小树苗” 项目中,如果幼儿对树苗的生长速度特别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计划书中增加定期测量树苗高度、记录生长变化的活动。

(三)强化互动,凸显主体性

在活动计划书中要强化互动设计,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增加幼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环节,如让幼儿分组讨论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共同完成生态主题的作品等。加强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教师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此外,要设计更多与家长互动的环节,如邀请家长参与项目的启动仪式、共同开展亲子环保活动等,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评估,注重全面性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估体系是优化活动计划书的重要环节。评估标准不仅要包括知识目标,还要涵盖情感态度、能力素养等方面。例如,在评估“ 班级小菜园” 项目时,不仅要评估幼儿对植物生长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评估幼儿在种植过程中的责任感、坚持性以及与同伴的合作能力。评估方式要多元化,除了教师的观察和提问,还可以采用幼儿的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袋、家长反馈等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

五、结论

活动计划书在幼儿园生态微项目推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为项目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协调了各方资源,为评估项目效果提供了依据。然而,当前活动计划书存在目标模糊、内容僵化、互动性不足、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明确目标、丰富内容、强化互动、完善评估等优化策略,可以提升活动计划书的质量,推动幼儿园生态微项目更好地开展,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生态意识和综合素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助力。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幼儿园生态微项目活动计划书的优化方案,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使研究成果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1]王荔玲.生态美育视域下幼儿园创意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以大班“ 神奇的树叶” 创意活动为例[J].少儿美术,2024,(08):12-13.

[2]周宇飞.以东北乡土文化为特色的幼儿园生态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J].科技风,2025,(21):46-48.

[3]王安滢.扩大光纤传输在航管工程中应用范围的探讨[J].民航学报,2024,9(04):52-56.

[4]探索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共创绿色生态儿童乐园[J].环境教育,2025,(0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