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新课标的初中历史科期末复习策略研究
颜如初
河源市和平县四联中学 广东和平 517238
一、引言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这一理念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期末复习作为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阶段,需顺应新课标要求,摒弃传统死记硬背模式,构建高效复习体系。有效的期末复习策略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深化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中历史期末复习现状分析
2.1 复习方法传统单一
部分教师在期末复习时仍采用“满堂灌”方式,按照教材章节顺序重复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思考与参与。这种单一的复习方法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且难以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无法适应新课标对能力考查的要求。
2.2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复习过程中,教师往往主导课堂节奏与内容,未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需求。学生在统一的复习进度下,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导致整体复习效果不佳,学生主体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2.3 复习内容碎片化
历史知识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但在实际复习中,教师常将知识碎片化处理,缺乏对历史事件内在联系的梳理。学生虽记忆了大量孤立知识点,却难以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在面对综合性题目时,无法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2.4 素养培育不足
新课标着重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然而部分教师在期末复习时,仍侧重于知识记忆,忽视对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素养的渗透与培养。学生缺乏对历史的深度思考,难以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三、指向新课标的初中历史期末复习策略
3.1 紧扣课标,明确复习方向
教师需深入研读新课标,精准把握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依据课标梳理出本学期历史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与关键能力点,以此为基础制定详细复习计划。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明确“知道秦始皇和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一内容要求,围绕秦始皇的政治、经济、文化统一措施以及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的大一统举措展开复习,让学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历史进程,确保复习方向与新课标一致。
3.2 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知识体系
3.2.1 整合教材内容
打破教材章节束缚,以历史发展线索整合内容,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知识框架。如将中国近代史中列强侵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与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整合为专题,使学生系统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及中国人民抗争精神。
3.2.2 引入课外资源
引入历史纪录片、学术论文等课外资源,能丰富复习内容。复习世界史“工业革命”时,播放《大国崛起》相关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变革;推荐学术论文,拓宽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知,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3.3 运用多元复习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3.3.1 思维导图法
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历史知识图形化。复习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时,以朝代为节点,延伸出政治、经济、文化等分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逻辑,强化记忆与归纳能力。
3.3.2 小组合作复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任务,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布置围绕“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主题制作手抄报的任务,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收集资料、设计排版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3.3.3 情境教学法
创设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复习“五四运动”时,模拟运动场景,让学生角色扮演学生代表、工人等,深入理解运动爆发原因、过程与意义。
3.4 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3.4.1 唯物史观的渗透
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分析工业革命原因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工业革命的推动,培养科学历史观。
3.4.2 时空观念的强化
借助历史年表、地图,强化学生时空观念。复习世界古代史时,结合地图与年表,让学生掌握古代文明时空脉络,准确把握历史事件关系。
3.4.3 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利用丰富史料,培养学生实证与解释能力。复习“美国独立战争”时,提供《独立宣言》等史料,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战争要素,鼓励多角度解读历史。
3.4.4 家国情怀的厚植
挖掘教材家国情怀元素,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复习中国现代史时,讲述新中国建设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
3.5 实施精准评价,提升复习效果
3.5.1 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复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作业完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如在小组合作复习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贡献度等,给予针对性反馈与指导,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复习过程,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3.5.2 终结性评价
精心设计期末测试题,题目既要涵盖基础知识考查,又要突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测评。采用多样化题型,如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全面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测试结束后,认真分析学生答题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与能力短板进行集中讲解与强化训练,提升复习效果。
四、结论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科期末复习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紧扣课标要求,整合资源,运用多元复习方法,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实施精准评价。通过有效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期末复习成为学生知识巩固、能力提升、素养培育的重要阶段,为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还需不断探索创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反馈,持续优化复习策略,以适应新时代历史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向宇.指向新课标的初中历史科期末复习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3.
[2]林琼花.新课标指向下的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J].华夏教师,2024(20):96-98.
[3]杨苗苗.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