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流程优化与跨部门协同机制研究

作者

郭欣欣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引言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资料,包括工程前期的规划设计文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资料、质量检验记录以及工程竣工后的验收文件等。这些资料不仅是工程建设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后续工程维护、改建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前市政工程资料管理存在流程不规范、信息传递滞后、跨部门协作困难等问题,导致资料缺失、错误频出,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增加后期管理成本。因此,优化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流程,构建有效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对提高市政工程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市政工程资料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资料管理流程现状

目前,多数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流程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等环节依赖人工操作。在工程前期,规划、设计等资料由相关部门各自保管;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负责收集施工过程资料,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工程竣工后,再由建设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资料汇总和移交。这种管理模式流程复杂,环节众多,且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资料管理效率低下。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资料管理流程繁琐且不规范。各参建单位对资料管理的标准和要求理解不一致,导致资料格式不统一、内容不完整。例如,不同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日志格式和内容差异较大,增加了资料整理和归档的难度。其次,信息传递不畅,存在滞后性。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延误、丢失等情况。

再者,跨部门协同困难。市政工程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明确,信息共享程度低。在资料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资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工程仍采用纸质资料管理方式,存在资料易损坏、查询不便、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等问题。

三、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流程优化

3.1 资料管理流程梳理

对市政工程资料管理的全流程进行系统梳理,从工程前期准备、施工过程到工程竣工,明确各阶段资料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责任主体。在工程前期,建设单位负责收集规划、立项等文件,设计单位提交设计图纸和说明;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收集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等资料,监理单位及时审核并签署意见;竣工阶段,各参建单位将资料汇总移交至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档案验收。通过梳理,清晰呈现资料管理流程的全貌和各环节的衔接关系。

3.2 流程优化原则

遵循简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协同化原则进行流程优化。简化原则要求去除繁琐的、不必要的流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化原则强调统一资料格式、内容要求和管理规范,便于资料的整理和利用;信息化原则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资料的电子化管理和在线传递;协同化原则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保障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3.3 具体优化措施

基于上述原则,对资料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一是精简流程环节,合并重复的资料审核步骤,减少资料传递的中间环节。例如,将施工单位内部多级审核简化为两级审核,提高资料流转速度。二是制定统一的资料管理标准,明确资料的分类、编号、格式、填写要求等。如规定施工资料必须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资料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三是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资料的在线收集、整理、存储和查询。施工单位可通过系统实时上传施工资料,监理单位在线审核,建设单位随时查看资料状态,提高资料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四、市政工程跨部门协同机制构建

4.1 协同机制设计目标

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的目标是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和高效协作,提高市政工程资料管理的整体效能。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确保资料管理工作在各部门之间顺畅流转,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4.2 明确部门职责

清晰界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在资料管理中的职责。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的主导方,负责统筹协调各参建单位的资料管理工作,制定资料管理总体要求和计划,组织资料的竣工验收和归档;设计单位要及时提供准确的设计文件,并对设计变更资料进行管理和传递;施工单位承担施工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初步审核工作,确保资料真实、完整;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资料进行审核和监督,保证资料符合规范要求。

4.3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定期的跨部门沟通会议制度,如每周召开资料管理协调会,各部门汇报资料管理工作进展,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即时通讯工具、项目管理软件等建立线上沟通平台,方便各部门随时交流资料管理相关信息。此外,制定资料传递和反馈的工作流程,明确资料传递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员,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

4.4 激励与考核机制

建立跨部门协同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将资料管理工作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对资料管理工作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能按时完成资料管理任务、资料质量不达标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通过激励与考核,调动各部门参与资料管理和协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市政工程资料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5.1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信息化平台应具备资料收集、整理、存储、查询、共享以及流程管理等功能。在资料收集方面,支持多种格式文件的在线上传;整理功能可实现资料的自动分类、编号和归档;存储功能要保证资料的安全、可靠;查询功能需满足多条件快速检索;共享功能可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料权限控制访问;流程管理功能能够对资料管理流程进行设置和监控。

5.2 平台架构设计

采用 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设计信息化平台,方便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平台,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平台分为数据层、应用层和展示层。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各类工程资料数据;应用层实现资料管理的各项业务功能,如流程审批、权限管理等;展示层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进行资料的查看、编辑和提交等操作。

5.3 平台应用与实施

在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广应用信息化平台,组织各参建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平台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在平台实施过程中,及时收集用户反馈,对平台功能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加强平台的安全管理,采取数据加密、用户认证、访问控制等措施,保障资料信息的安全。

结论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流程优化与跨部门协同机制构建是提高市政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资料管理流程的梳理和优化,建立有效的跨部门协同机制,结合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实施保障措施,能够显著提升市政工程资料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在未来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应进一步推广应用相关成果,并不断总结经验,持续完善资料管理流程和协同机制,推动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建维,王忍,郭相利.市政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分析[J].施工质量,2024(05):56-59.

[2]蒋琼.新时期市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完善对策探讨[J].学术文摘,2023(12):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