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管理分析
张俊彪
中煤华晋集团有限公司王家岭矿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043300
中图分类号:TD4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机电管理在煤矿生产中占据核心地位,标准化的机电管理能有效提升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当前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在机电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导致机电事故时有发生。
1 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能够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标准化的机电管理可以规范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维护标准,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因机电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如瓦斯爆炸、火灾等,从而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其次,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标准化建设可以优化机电设备的配置和运行模式,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进而提高煤炭开采、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对煤矿机电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标准化建设是煤矿企业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2.1 建立完善的煤矿机电管理制度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标准化建设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首先,必须制定一系列全面且细致的设备操作规范,这些规范需要覆盖设备从启动、运行到停止的每一个操作环节,确保每一位员工在操作设备时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其次,建立一套严格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至关重要,这包括明确设备的维护周期、保养内容以及具体的责任人,从而确保设备能够始终保持在最佳的性能状态。除此之外,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这需要对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等进行详尽的规定,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为了确保上述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必须设立专门的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那些表现突出、遵守制度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激励所有员工共同遵守和维护标准化建设的成果。
2.2 设备取用管理
为了确保设备取用流程的顺畅和设备的有效利用,员工在需要取用设备时,必须事先提交一份详尽的申请。这份申请中应包含取用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以及预计的使用时间和具体用途等关键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确保每一项设备取用都是基于实际的生产需求,从而避免因随意取用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与此同时,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这些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核,以保证每一项设备的取用都是合理且必要的。审核通过后,还必须做好设备取用的登记工作,详细记录下设备的取用时间、领用人姓名、归还时间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这样有助于对设备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管。特别地,对于那些特殊设备或关键设备的取用,除了常规的申请和审核流程外,还应额外要求领用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资质和技能,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确使用。在设备归还时,管理人员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工作,一旦发现设备有损坏或缺失部件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并根据情况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2.3 完善机电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可以借助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的状态监测。通过在设备关键部位安装传感器,收集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振动频率等,并将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一旦设备出现异常数据波动,系统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以便维修人员迅速采取措施,避免设备故障扩大化。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运行状况和使用寿命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维护方案。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检修和校准,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同时,详细记录每次维护的内容、时间和维护人员等信息,形成完整的设备维护档案,为后续的设备管理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另外,对于设备的备件管理也不容忽视。合理储备常用的备件,建立备件库存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备件的库存数量、出入库情况等信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维修历史,预测备件的需求,及时补充短缺的备件,确保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更换备件,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最后,要注重与供应商的合作。借助供应商的技术支持,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断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3 煤矿机电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3.1 安全设备和保护装置
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必须确保煤矿内各类安全设备,如瓦斯检测仪、通风设备等,都齐全并且能够正常运行。这些设备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因此,需要定期对它们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灵敏度和可靠性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此外,安装有效的保护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等。这些保护装置能够在设备出现异常时及时切断电源,有效防止事故的扩大,从而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财产安全。除了设备的保障,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同样重要。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可以熟悉安全设备和保护装置的操作和使用方法,提高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各种安全问题。
3.2 建立事故预防监督管理部门
负责对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全程监督的部门,必须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机电设备知识,还应拥有实践经验,以便能够准确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出详尽的监督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抽检和评估,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该部门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此外,该部门还要负责收集和分析煤矿机电事故的相关数据,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原因,从而为制定更加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 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
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操作规范,确保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安全监督,通过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监督,除了事故预防监督管理部门的定期检查外,日常运行过程中也要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对设备的温度、压力、振动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以及强化事故预防措施等一系列工作,能够显著提升煤矿机电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降低机电事故的发生概率。然而,煤矿机电管理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适应新的技术和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焦胜利.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管理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1(02):46-47.
[2]姚远.探讨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管理[J].低碳世界,2020,10(08):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