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图文结合策略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吴凤鑫

宽城满族自治县松岭镇中心校 河北省承德市 067600

   

引言:

写话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受限于年龄和生活经验,小学生在写话过程中常常面临词汇贫乏、内容空洞、表达不流畅等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其表达思路,成为当前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图文结合策略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有效突破学生写话中的心理障碍,激发观察欲望与想象力,为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一、图文结合策略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图文结合策略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首先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对于单纯文字描述的写话任务往往缺乏兴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而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图片或绘本材料,创设真实而具体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观察欲和表达欲。图画为学生提供了可视化的语言素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写作要求,产生写作灵感,从而积极参与到写话活动中。通过图片唤起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欣赏与想象中自然过渡到语言表达,增强写话的主动性和参与感。

图文结合策略有效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小学阶段是语言习得与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写话能力正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水平的集中体现。通过图片的辅助,学生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写作线索,还能在观察、分析与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较为完整的语言表达框架。图片中的人物、场景、动作、情感等要素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描写对象,帮助他们有条理、有重点地进行语言组织,避免写作内容空洞、语句单一的问题。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还能够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词句进行描写,使写话内容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语言条理性和逻辑性显著增强。

图文结合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提升其综合语文素养。通过对图片内容的多角度观察与思考,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情节推测、细节描绘和心理刻画,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经验,拓展思维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语言的表达技巧,还逐步养成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和勇于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此外,图文结合教学还能通过小组讨论、口头表达等形式,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交流与合作能力,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图文结合策略,小学语文写话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有效转变,为学生未来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图文结合策略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图文结合策略的有效实施,首先需要精心选择与写话内容紧密相关的图片素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特点,选用生活化、趣味性强、内容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表达欲望。图片内容可以涉及人物、动物、自然景观或社会场景等,力求做到形象生动、情境真实。通过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画面细节,鼓励他们发现人物动作、表情变化以及背景环境等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写作构思。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实现从“看图”到“说图”,再到“写图”的过渡。首先,通过引导性提问帮助学生抓住图片中的关键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情感变化等,促使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其次,可以采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多样化的口语训练活动,鼓励学生将图片内容用口头语言进行初步表述,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最后,在写作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口头表达的内容进行条理清晰、语句通顺的书面写话,同时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与感受,丰富写作内容,使图文之间实现真正的有机融合。

为了进一步提升图文结合策略的实施效果,教师还应加强写作指导与评价反馈的多元化。可以通过范文引导、写作技巧点拨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描写细节、展开想象、情感渗透等具体写作方法。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写话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激励,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在写后评价环节,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互评等多样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从内容、语言、结构等多角度进行反思与改进。通过全过程指导与反馈,促进学生在图文结合写话中提升表达能力,养成良好写作习惯,实现教学突破。

三、提升图文结合策略有效性的教学建议与优化路径

为了提升图文结合策略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有效性,首先需要优化图片素材的选取与使用方式。图片不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要富有情感色彩和想象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观察中产生共鸣和表达欲望。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写作能力,选择不同难度层次的图文材料,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运用动态图片、微视频等丰富的视觉资源,进一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使学生在感官体验中自然过渡到语言表达,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度。

在教学方法的优化方面,教师需要注重过程性指导和思维层次的提升。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多样化的观察、想象与表达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图片内容,探究人物情感、事件发展及背后意义。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故事续编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欲望。教师还应注重语言表达技巧的渗透指导,比如描写人物心理、运用修辞手法、丰富句式变化等,帮助学生在写话过程中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同时,可以采用分层次写作训练,根据学生不同水平进行差异化辅导,确保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在评价与反思机制的优化路径上,教师应建立科学、多元的写作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写作结果,更重视过程中的观察、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可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评价的互动性与针对性,使学生在多角度反馈中发现优点、明确不足与改进方向。此外,可定期开展优秀作品展示、写作小报、主题写话竞赛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写作氛围。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活动形式、完善评价反馈,有效提升图文结合策略的应用效果,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图文结合策略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表达欲望。通过精心选材、科学引导、多元评价,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图文结合为学生搭建了由感知到表达的桥梁,有效解决了写话教学中的实际难题。今后,应不断深化策略应用,持续优化教学过程,推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育红 .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J]. 知识窗( 教师版 ),2019,(05):72.

[2] 王静 . 图文结合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C]// 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 .2022 教育教学现代化精准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小学教育篇)(二).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三小学 ;,2022:396-399.DOI:10.26914/c.cnkihy.2022.027559.

[3] 汤桂月 . 绘画日记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D]. 浙江师范大学 ,2023.DOI:10.27464/d.cnki.gzsfu.2023.00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