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策略探析

作者

李明

甘肃省康县城关第二小学 746500

在教育改革时代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肩负着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与法治观念的重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实践能力上存在局限。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方法,以开放议题为驱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议题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路径与方法。

一、创设议题,明确目标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议题,使其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展开自主探究的切入点。由于议题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教师需要合理设计议题内容,以便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例如,在讲授《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先为同学们介绍“什么是规则”,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帮助他们对相关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课程有关的问题:“你们知道哪些规则?”然后,学生们会争相举手回答,老师也可以顺势抛出一个新的议题:“规则无处不在,你能给大家讲一下关于交通安全的规则吗?”学生们会立刻意识到自己对于交通规则的了解还很有限,便会认真地听老师讲解相关内容,这种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在创设议题之后,教师还需要明确议题的具体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说出“规则是什么”,同时引导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规则,并引导学生总结规则的主要特征,即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等。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该议题进行细化,如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列举一些符合上述特征的规则,引导学生加深对规则的理解;第二,列举一些违背上述特征的规则,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规则产生的原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使大家能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分组讨论

在议题式教学中,学生可以围绕议题进行讨论,这是因为他们要通过小组讨论来得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而更好地理解相应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做的是为每组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探讨,最终达成共识。例如,在学习“文明交往”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并分别给每个组安排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向身边的人介绍文明礼貌用语;了解我国一些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活动,还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另外,在分组讨论环节,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在讨论时,学生必须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充足的理由,然后其他组员才有机会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提升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诚信友善”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搜集有关“诚信”和“友善”的成语故事,并准备好相应的资料。随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结合相关资料来讲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整理归纳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中,整理归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关系到学生对议题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提前向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让他们将自己讨论后得出的结论、观点以及对他人意见的回应等内容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这样做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使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且能够做到条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就是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以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估。其次是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所得出的结论和观点。最后是要引导学生围绕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教学《我会为家人做些什么》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你觉得爸爸妈妈辛苦吗?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在工作或者外出时遇到了困难,你会怎样帮助他们?”此时有些学生可能会说:“我会帮他们做饭吃,或者帮他们洗衣服。”而有些学生则会说:“我会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很想他们,希望他们能够早点回来。”还有一些学生会说:“我会找爷爷奶奶帮忙照顾他们,让他们少操点心。”从这些答案中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孝顺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父母的辛苦,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就行了,根本没必要管他们。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白父母养育我们并不容易,应该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爱与理解,体谅他们的艰辛,并且尽自己所能来报答他们。

四、总结提升

在学生完成整理归纳之后,教师要对本次课堂进行总结。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学习成果,并让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例如,教师在教学《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一课时,先以“大家是否能为我证明你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为议题展开教学,然后,让学生分别从父母、老师、同学三个角度来说明他们眼中的诚实守信。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说出一些不诚实守信的事例,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最后,教师再以“我们每个人都是诚信的参与者”为题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意义。其次,教师还可以开展一次模拟情景剧表演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假如你就是那个卖手机的老板,你会如何处理?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设计出相应的教学场景,并要求学生上台扮演其中的角色。最后,教师将学生所表演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案例相结合,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总之,议题式教学是一种适合新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吉洁 .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方法探析 [J]. 华夏教师 , 2024(26).

[2] 段伟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 : 生成逻辑与实践策略 [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4, 25(5):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