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周辉阳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225400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全新机遇及挑战。传统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偏向于理论知识讲解,经常忽略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及应用性,这不利于学生结构化、系统化知识体系形成,也很难助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在这一环境下,大概念与情境化教学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前者要求教师重视知识逻辑关联及整体性,后者则主张将知识置于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以此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学以致用,两者巧妙结合则能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实效。为此,大概念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情境化教学也成为教师教学思考要点,而笔者也就此展开了如下思索:
1 大概念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化教学意义
大概念指的是一个概念、主题或者是问题,其能够将离散的事实及技能相互关联成具有一定意义的大概念。大概念是新课标下衍生的新理论,强调以核心概念为统领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1]。在数学教学领域,大概念可以理解为数学学科中的核心思想、基本原理及关键方法等。情境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自主思考及建构知识,该方法能让学生数学学习因此而变得越发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概念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情境化教学,能将抽象的数学大概念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这能减轻学生大概念理解难度,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入理解知识实际意义及应用价值,以此助力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此外,大概念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情境化教学,不仅能将大概念下的相关知识点有效整合在一起,还能让学生在情境探索中构建出完善的知识体系,借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内在逻辑及联系,从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
2 大概念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化教学实践路径
2.1 聚焦大概念,创设开放式导入情境
导入情境不仅能点燃学生新课学习情趣,还能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新课学习中。大概念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化教学活动要想顺利推进,教师可以先加大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在把握数学教学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为学生提炼出大概念,然后再聚焦大概念为学生创设开放式的导入情境,借此优化新课导入,让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有效助力学生自主参与到大概念知识学习及思索中 [2]。以“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这一大概念为例,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可以加大对大概念下各知识点的解读,明确该大概念旨在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并且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函数问题。在明确大概念背景下相关知识教学目的后,教师即可聚焦大概念为学生创设如下开放式导入情境:“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函数的影子,即使是简单的年龄、身高变化问题中也涉及到了函数,(图片展示)这是小洪同学1-16 岁身高与年龄的散点变化图,设身高为 y,年龄为 x,你们能得出其变化规律函数模型吗?”这样学生就能开放式导入情境引领下对新课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并且在情境问题解决中自主参与到新课知识建构中,以此更好地助力于学生大概念学习。
2.2 创设连贯系统情境体系,夯实学习基础
大概念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化教学活动要想顺利推进,教师在课程实践期间,还需要为学生创设出连贯、系统化的情景体系,这也是大概念目标得以落实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网络体系建构。大概念要求教师关注知识内在逻辑关系及结构,然后再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从宏观视角出发,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能够贯穿于整个大概念教学过程的主题情境,这样才能确保整个主题情境的概括性、系统性及完整性,有效助力学生在主题情境中深入把握大概念核心知识及不同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以此切实优化高中数学教学。以“函数”大概念为例,教师在情境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即可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变化关系”作为主题情境,然后再聚焦于此为学生设计出相关字情境,如人口增长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投入间的函数关系等,这样学生就能在具有关联的子情境中深入理解大概念知识体系,真正帮助学生在大概念情境教学实践中夯实学习基础,从而真正优化高中数学教学[3]。
2.3 基于学生学情,创设动态化教学情境
情境化教学活动开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情境实践中自主学习、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传统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大多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学生在探究新知时抽象逻辑思维有待发展,不利于学生深度建构及学习。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大概念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即可在情境化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学情实际情况为其创设出动态化的教学情境,即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引入优质教学资源,这不仅能丰富学生数学学习体验,还能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助力学生数学知识理解,从而切实提升数学教学实效。以“用样本估计总体”为例,教师在情境化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可以先明确该大概念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然后再聚焦重难点知识为学生选择经典的“天气变化”情境作为教学切入点,课堂上直接在网络上为学生搜集局部地区降水量数据及图文信息,然后再结合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思考随机抽样估计总体方法是否合理?这样学生就能在动态化情境驱动下自主建构及合作探究,借此真正深化学生课程知识理解,有效优化高中数学教学。
2.4 创设总结任务情境,助力完善知识体系建构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以致用可谓是课程实施最终目标,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环。大概念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化教学实践要想顺利推进,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结束环节为学生创设总结性情境,即在课堂上利用归纳、总结性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这一节课知识要点,这样学生就能在总结性任务情境驱动下从整体出发对课程知识进行汇总与分析,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建构,也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应用意识,借此助力学生知识迁移与内化,进一步凸显情境化教学价值 [4]。以“平面向量应用举例”为例,教师在教学总结归纳阶段即可为学生创设总结任务情境,要求学生总结归纳这一节课知识要点,同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总结分析,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把握知识内在关联、助力学生学以致用,切实提升数学教学实效。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概念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化教学是较为有效的一种策略,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出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还能点燃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思考及探索中强化自身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切实提升教学效果。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情境化教学过程中,应指向大概念为学生巧妙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境策略助力学生大概念理解及感知,这样才能真正优化高中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素芬 , 邵宇科 . 寻找学习数学的兴趣点——高中情境化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J]. 高中数学教与学 , 2012(12X):3.
[2] 邹晓利 .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J].2024(6):134-136.
[3] 张海波 .HPM 视角下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函数概念教学探索 [J]. 中学数学月刊 , 2023(4):44-47.
[4] 郑文雄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J]. 文理导航 , 2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