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邢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对策

作者

孟立芳

邢台市交通运输局财务核算中心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

引言

随着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 AI)又一次成了热门话题。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为代表的的“新质生产力”,这个创新概念的提出既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生产力发展问题上的理论自信,也代表了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寻求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努力。

邢台市也积极相应国家和新时代的号召,逐步加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研究,大力推动以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为进一步推动以创新为先导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邢台因地制宜本地化部署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与对策。

一、研究背景

邢台市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城市,科技带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邢台市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比如邢台的工业现代化底子薄弱,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变迟缓;由于缺乏与人工智能有关的高级人才,限制了科技的革新与普及;在产业协作中,仍存在着产、学、用体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既阻碍了邢台市新产能、新产业、新应用的快速成长,也制约了总体经济发展步伐。为此,本文就邢台地区如何通过人工智能的广泛推广和普及应用,来促进新一代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了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这些改进不仅能帮助邢台市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为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行蓄能和助力。

二、新质生产力在邢台市的发展现状

邢台市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积极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整个行业的规模不断壮大,空间结构日趋合理。从行业规模来看,邢台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速。2024 年,以的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带动的行业产值已达 62.35 个百分点,增幅超过了全国 GDP 的增幅,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以邢东新区、沙河开发区为代表的一批典型的工业园区或发展区域,通过将智能科技与传统工业相结合,来完成工业的数字化改造。在沙河玻璃工业园,一些公司引进了智能化的视觉测量系统,通过对其进行在线监测与精确监控,从而达到提升产能、提升品质、减少人力资源消耗的目的。部分县市还大力培养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新型企业,为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邢台市巨鹿县通过开展“创新创业竞赛”等形式,引进了一批新兴企业,涉及农业智能、智能家居等多个行业,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分析邢台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路径与对策

(一)促进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在邢台制造业发展中,很多企业都在大力引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技术,对产业链进行智能化改造,为新一轮的生产率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能。其中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中,人工智能的运用也已初见成效。

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借助人工智能的辅助设计工具,可以迅速地产生各种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对各种方案的性能、可靠性及成本进行评价,从而为设计者提供最佳的方案。在制造方面,引进智能化的机器人,采用了全自动流水线,对零件进行了自动加工与组装。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生产环节的各环节连接起来,使整个生产流程更为顺畅、有效。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企业的供应链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运算法则,企业可以在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实现最优。

(二)建立 AI 的“产、学、研机制”

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和大数据应用过程中,如何强化产学研协同,是建设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其中,邢台学院、河北理工高等专科学校、邢台等院校及其与地方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和工业转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邢台大学和邢台多个 AI 公司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在智慧安全方面,邢台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过与 AI 公司的积极合作,开发了一套“智能化监视”的研究开发计划 [3]。所拥有的研究队伍以其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领域的专长,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扩大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

在政府管理方面,邢台市将大数据应用技术引进到政府机关,通过智能化的行政管理,使政府工作的效能与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邢台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TOCC)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平台(简称 TOCC),是以汇聚交通领域大数据资源为基础,围绕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预警、报告自动生成与报送及综合交通运行应急值守,打造的顶层业务监管平台。该大数据系统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工程设计、道路维护、运输安全等领域,实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维,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管理维护数字化、信息化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现场指挥处置能力,并不断完善其在应急处置时的响应、调度、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应急指挥机制,全面提升了平台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能力水平,实现真正的智慧交通。

结束语

总之,邢台地区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已初见规模和成效,但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领域。人工智能通过与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行业的结合与发展,在文化创意、旅游等领域进行创新性的应用,不断拓展各个行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全社会、全行业。邢台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道路还很长,面临的挑战还很大。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积极寻找和突破创新的瓶颈,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创新能力,邢台市一定能够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获得新的契机。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邢台市以及其他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同时也对于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具有引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惠雯 , 范科鸣 , 玄熠 , 郭凤英 , 王若佳 .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中国智能健康医疗专利的创新态势研究 [J]. 中国医疗设备 ,2025,40(4):116-123.

[2] 张应武, 李家文. 人工智能驱动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16.

[3] 王珍珍 , 向巴卓玛 , 赵岩松 , 马星光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研究 [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5,39(2):149-152.

[4] 庞永红 , 杨阳 . 人工智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逻辑理路、现实挑战及对策探赜[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1-9.

[5] 唐宁, 叶均豪, 何婷婷. 新质生产力赋能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J]. 改革与战略 ,2024,40(5):234-241.

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邢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分析与破除对策》,

课题编号 XTSKGH202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