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方式解析
彭科春
巫山县龙江第二幼儿园 重庆 巫山 404700
引言:
在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时,教师的每一次评价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教师应意识到幼儿个体的差异性与特殊性,进而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幼儿的学习表现进行个性化点评,助力幼儿多元智能思维的启发,实现学前教育阶段的育人目标。文章对此探讨时,笔者提出几点个人见解。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由学者霍华德·加德纳提出,该理论主张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在教育引导时,教师们应强调个体的差异性与智能组合,从而为每一位个体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从而落实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理念。
二、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意义
新时期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开展时,若教师仍旧秉持传统的教育评价理念与模式,弱化幼儿的主体、忽视幼儿的表现,将影响到学前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为落实学前教育的新要求,助力每一位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发掘孩子的天赋潜能,教师需主动创新教育评价方式方法,转变自己的教育评价理念,能够尊重个体差异,关心呵护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从而体现出教育评价的意义与价值[1]。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方法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个性化评价
幼儿园教师展开教育评价时,为能够让每一位点评都成为启蒙幼儿心智、助力幼儿成长的催化剂,应当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切入,思索如何创新改革教育评价模式,打破传统评价模式。为此,教师应基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认识到幼儿学习成长的主体性,即每一位幼儿在参加相关课程游戏活动时,他的思维、行为、认知、情感都具有唯一性,因此教师给予的有关评价,也应当具有唯一性。
当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成长表现进行点评时,则可以采取个性化评价策略,即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并根据幼儿的语言表达、实践行为、探究方式、合作意图,对其展开个性化评价,鼓励幼儿不断创新探索,使得自己的特长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借助个性化评价,开发幼儿的思维潜能。
(二)真实活动情境中的动态评价
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时,教师需围绕课程游戏化教育要求,组织丰富多样的游戏化活动,让幼儿在不同的游戏活动情境中探究实践,从而实现对幼儿心智思维的有效启蒙,助力其身心健康成长。当教师组织不同的游戏活动情境时,应意识到真实活动情境教学过程中动态评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为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教师对幼儿的空间感、音乐艺术细胞、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触觉、人际交流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启蒙培养时,应根据幼儿活动中的真实表现,抓住教育启蒙引导的契机,给予幼儿相应的评价,使其能够基于教师的引导,保持探究实践的兴趣与欲望,进而发掘自我的潜力[2]。
在真实活动情境下,教师展开实时动态评价时,不仅需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切入,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表现,同时应当基于赏识教育理论,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与肯定,使得幼儿能够持续接收到教师的表扬,使其增强实践探究的积极性,并在真实活动情境获得幸福与快乐,增强自我的自信心,助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三)多元主体参与下的评价互补
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教师不仅需要进行因材施教,对幼儿进行个性化评价,给予鼓励与肯定,同时需要打破单一主体评价的模式,打造多元主体参与下的评价新模式,从而让更多主体参与其中,使得相关的评价内容相互补充,更加客观的反映出幼儿的学习成长变化,并便于教师发现教学活动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的教学改革与评价创新提供依据。
这里提出的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主要是包含幼儿主体、教师主体与幼儿家长主体。其中幼儿主体的评价重点突出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而幼儿家长评价时,可基于亲子活动的参与,评价自己孩子的表现与活动方案的实施可行性。通过幼儿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的信息汇总,共同对幼儿教育活动方案进行优化改进,让幼儿的想法、家长的建议纳入教学活动策划方案中,营造出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有效盘活家园资源,更好地展开学前教育引导,挖掘出每一位幼儿的天赋潜能。
结语
综上所述,文中以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为例,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下,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的几点对策,旨在说明教育评价创新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今后,在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时,为能够不断提升幼儿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需总结教育评价经验,并深入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思索教育评价的新方式,进而借助教育评价,更好地启蒙幼儿心智思维。
参考文献:
[1] 陈利华 . 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案例分析 [J]. 名师在线 ,2021(26):40-41.
[2] 王芳 .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幼儿园课程评价改革策略 [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33(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