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探讨

作者

刘丽娟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坛同中学

一、引言

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跨文化素养,但班级授课制下的统一教学内容、进度与方法,难以兼顾学生在词汇储备、语法基础、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互联网 + 技术的发展为打破这一局限提供了可能,通过智能测评、个性化资源推送、在线互动等手段,能够为每个学生打造适配的学习路径。例如,学生可借助语音识别软件进行针对性口语练习,通过在线平台自主选择拓展阅读材料。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既符合新课标“关注个体差异”的要求,又能让英语学习更具针对性与效率,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

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点与需求存在天然差异,互联网 + 技术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内容与时空限制,为不同学生提供定制化支持。基础薄弱的学生可通过反复观看基础微课巩固知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利用拓展资源深入探究,偏好实践的学生可参与在线情境任务。这种分层化的学习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进步,避免“统一教学”导致的能力分化加剧。

(二)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互联网 + 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导地位,通过在线平台的任务驱动、进度追踪与成果反馈,引导学生主动规划学习过程。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时间,在完成在线测试后分析错题原因,这种自主调控的过程能培养目标管理与自我反思能力,使英语学习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为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三)优化教学资源利用效率

互联网技术能够整合分散的优质教学资源,打破地域与校际壁垒,让不同学校的学生都能接触到名师课程、原版素材与跨文化案例。教师可通过在线平台分享自编课件与讲解视频,学生能根据需求随时调取,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同时,智能系统能统计资源使用数据,淘汰低效内容、优化优质资源,形成动态更新的资源库,提升教学资源的实用性。

三、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利用智能诊断工具,精准定位学习起点

个性化学习的前提是明确学生的现有水平与薄弱环节,互联网 + 环境下的智能诊断工具能通过多维度测评实现精准画像。工具可从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方面设计测评内容,根据答题情况生成能力图谱,为学生推荐适配的学习内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以外研社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1“A new start”为例,在学习“基本句型结构”前,学生通过在线诊断工具完成测试:基础题考查主谓、主谓宾结构的识别,提升题涉及主系表、主谓双宾结构的辨析,拓展题则要求用不同句型改写句子。系统根据得分自动分层:60 分以下的学生聚焦“主语 + 谓语 + 宾语”等核心结构,通过平台推送的句型示例视频巩固基础;60-80 分的学生强化“主语 + 谓语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等复杂结构,完成课文例句仿写练习;80 分以上的学生探究句型转换对表达效果的影响,尝试用多样句型改写课文段落。每个学生都能查看详细的错题解析,如系统会针对“主谓不一致”的错误,链接到教材中相关语法讲解的电子版页面。

(二)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定制分层学习路径

在线学习平台可整合微课、练习题库、互动工具等资源,根据学生的诊断结果与学习目标,生成阶梯式学习路径。路径中包含必学内容与选学内容,学生可自主调整进度,教师通过平台追踪数据,适时提供针对性指导,实现“线上自主学习 + 线下精准辅导”的融合。

针对外研社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 Unit2“Exploring English”中的“词汇构词法教学,平台为不同学生设计差异化路径:基础薄弱的学生先观看“词根词缀入门”微课,学习 un-、dis- 等否定前缀的用法,再完成简单词汇变形练习;中等水平的学生直接学习“合成词构成规则”,通过在线词卡工具记忆 classroom、bookstore 等合成词,并完成词义匹配题;高水平的学生则探究“转化词”的多义现象,如record 作动词与名词的不同含义,通过平台的“词义辨析”模块对比例句,撰写“一词多义”用法小结。平台实时追踪学习数据,当发现某学生在“词性转换”环节耗时过长时,会自动推送教材中相关词汇表的电子版,并标注重点转换规则,帮助其针对性突破。

(三)借助互动协作工具,丰富个性化实践形式

个性化学习并非孤立学习,互联网 + 技术能通过在线协作工具,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理解、拓展思维。小组可利用共享文档共同完成阅读批注,通过视频会议进行主题辩论,借助在线白板协作绘制思维导图,这些互动形式既能保留个性化表达,又能促进思想碰撞,使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得到深化。

围绕外研社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 Unit3“Family matters”的“家庭角色”主题,学生根据兴趣组成 3-4 人在线小组:喜欢叙事的小组选取课文中“家庭冲突”片段,利用共享文档改编成对话剧本,通过视频会议分角色表演;擅长调研的小组设计“家庭责任”调查问卷,通过在线表单工具收集数据,合作撰写英文分析报告;关注文化的小组对比中外家庭观念差异,借助在线白板绘制思维导图,标注“孝道”“独立”等关键词的文化内涵。小组完成任务后,将成果发布在平台展示区,其他同学可留言评价。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参与度、表达准确性进行点评,如指出某学生在剧本表演中“过去完成时使用不当”,并推荐教材中相关时态的例句作为参考,让个性化指导融入互动过程。

四、结语

互联网 + 背景下的高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通过智能诊断把握学生起点,依托在线平台定制学习路径,借助互动工具丰富实践形式,有效破解了传统教学中“差异难兼顾”的难题。这种模式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赋能作用,让英语学习更贴合学生需求、更具实效。实践中,需注意平衡技术应用与教学本质,避免过度依赖工具而忽视人文交流,始终以语言能力培养与思维品质提升为核心。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将更加完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推动英语教学迈向更精准、更高效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徐应霞 . 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探讨[J]. 试题与研究 ,2025,(22):1-3.

[2] 杨花 .“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指导的策略探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5,27(08):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