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赋能群众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探究
马立萍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
关键字: 文化馆,群众文化,发展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群众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巩固文化基础的关键环节,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文化生态的繁荣与稳定。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愈发显著。因此,如何充分释放文化馆的赋能效应,为群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已成为我们亟需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
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阵地,在新时代的群众文化事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
(一)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文化馆依托其深厚的资源储备和对文化动态的敏锐洞察力,主动担当起引领文化发展的角色。通过精心筹划一系列具有开拓性的活动,例如:新兴艺术风格的探讨会、尖端文化趋势的研讨会等,文化馆将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手法呈现给社会大众,促进了公众对文化创新的深入反思,并推动了文化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地为文化环境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构建健康文化环境
文化馆积极地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文化体育竞赛以及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同年龄层的群众、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能够广泛地参与进来,在这里进行交流、互动互鉴。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逐渐深入人心,引领着广大民众树立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这些活动也在推动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全面提升社会文化的整体风貌,使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文化馆致力于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服务,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日常艺术培训、阅读分享、大型展演等,精准对接并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无论是老年人群体所钟爱的戏曲赏析、书画研习,青少年群体热衷的艺术培养、科普探索,还是上班族群体关注的文化讲座、艺术展览,均能享受到精准的文化服务。这不仅有效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二、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问题
尽管文化馆在推动群众文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作为连接艺术与公众的桥梁,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学习机会,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艺术普及。然而,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工作仍需应对一系列问题。。
(一)资源配置不均衡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文化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现象。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文化馆设施齐全,能够提供多样化的艺术培训、展览和演出服务;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馆往往存在功能上的不足,缺乏专业的舞台、展览空间和培训教室,这严重限制了文化活动的质量和覆盖范围,进而加剧了文化服务领域的区域差异。
(二)服务创新滞后性
在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尽管部分文化馆已经尝试采用数字技术开展线上活动、引入现代艺术形式,但大多数文化馆的服务模式依旧传统,尚未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广阔空间来拓展服务范围。这种状况与广大民众通过移动终端便捷获取文化信息的习惯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三)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专业人才是文化馆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然而当前队伍尚存不足之处。部分工作人员缺少系统的培训和实践经验,对新兴文化形态和群众需求的把握不够精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的精准度;与此同
时,高端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机制尚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活动策划与服务创新的质量提升。
三、文化馆助力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各地应充分挖掘和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精心组织和策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整合文化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跨领域协作机制,深化与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资源共享与联动,共同构筑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文化项目、与旅游景点联合打造文化旅游活动、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等途径,实现资源互补与效能最大化。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争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与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为文化事业的持续运营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推进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注重硬件设施的质量与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确保城乡民众均能便捷地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有效缩小区域间文化发展的差距。
(二)创新服务方式,强化品牌建设
积极推进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构建全方位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在互联网领域,依托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各类活动信息和教育资源,开展网络直播互动、在线答疑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在实体领域,组织展览、演出、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提升服务的覆盖面和民众的参与度。致力于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深度挖掘和利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资源,精心策划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地方戏曲专场等。通过系统化的品牌运营策略,不断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馆的社会影响力,使其成为区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核心和枢纽。
(三)培养专业人才,建设人才队伍
构建长效化的培训机制,通过内部集训、行业研讨、外部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与服务能力,确保其能够精准把握文化发展趋势与群众需求。完善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与发展平台,吸引艺术创作、活动策划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激励员工开展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为人才提供成果展示与学术探索的空间,以人才专业化推动服务创新化。
四、结语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关键载体,其功能的释放和发挥直接关系到文化事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以及培育和吸引人才的协同推进,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文化馆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持续地提升其服务效能。这样,文化馆就能够为广大的民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滋养,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生态向着更加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莹. 新形势下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研究[J]参花,2024(10):146-148.
[2] 刘哲甫 .“新时代文化馆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实践 [J] 新传奇 ,2024[20]: 120-122.
[3] 许静 . 文旅融合视域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J]旅游与摄影,2024[24]: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