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班课程故事《花花世界》的实施过程与反思

作者

陈秀娟

张家港市新塍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故事是教师以叙事的方式,记录幼儿在课程活动中的言行、探索、互动及成长过程的教育文本,它不仅是教育过程的 “痕迹留存”,更承载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课程故事聚焦幼儿的真实表现,可能是一个孩子在解决问题时的坚持,或是与同伴的合作瞬间。这些细节被记录和呈现,能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行为被关注、被重视,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当幼儿的探索过程被完整记录,他们能通过故事回顾自己的思考和行动,理解“尝试——失败——再尝试”的学习逻辑,进而更主动地投入后续探索,培养探究精神。

撰写课程故事能使教师跳出“教”的视角,真正走进幼儿的世界,学会用专业的眼光解读行为,而不是简单评判。故事记录了课程实施中的成功与不足,教师通过梳理和分析,能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形成“实践——反思——改进”的良性循环,提升课程开发能力。

课程缘起:

阳春三月,午饭后我带着孩子们在户外散步,幼儿园里各种漂亮的花朵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对小花们充满了兴奋与好奇,大家议论纷纷:“这里的花好好看呀!”“那是油菜花,我在奶奶家见过。”“这花好漂亮哦,它叫什么名字?”“这个是樱花,我看到小蜜蜂了和小蝴蝶了。”

教师思考:

《指南》中提到:“我们应该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事物,在探索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从这小小的花,引发了幼儿无数的猜想,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了幼儿的讨论中,怎样将这一系列的问题融入到幼儿的课程中去,如何通过活动的开展,帮助幼儿习得关键经验,这些都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于是,带着对花儿的各种疑惑,一场与花儿的故事就这么开始啦!

课程实施:

故事一: 花之初识

(一)寻找身边的花

阳光不燥,微风正好,在这个美丽的季节,让我们与花儿来一次亲密的约会,一起找找身边的花儿。孩子们天生喜欢探索,他们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了解这个世界。走进大自然,亲近花草,是一项快乐体验!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花,还在园外生活的周边找到了很多,他们仔细观察着、述说着。

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的了解花的名字、颜色和作用,引导幼儿发现和挖掘更多关于花的秘密,我们开展《花花世界》主题调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利用周末时间完成调查表和收集各种各样的鲜花。

教师思考:

我们通过让孩子们自由讨论我知道的花和介绍调查表的方式,请幼儿将自己了解的花和寻找到的花与同伴分享,让孩子们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初步了解了什么是花朵。我们鼓励幼儿主动探索、用儿童的视角和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故事二: 花之探秘

(一)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在完成调查表和收集鲜花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发现花朵的形状、颜色、品种有很多不同,花朵生长的地方也不一样,有的长在树上,有的长在泥土里。孩子们勇敢地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鲜花。

果果说:“我带来的是梨花,它是白色的,它有五个花瓣。”

艺可说:“我和妈妈在花店里买的百合花,它是粉色的,有点大。”

昔昔说:“我和妈妈在小区里采的樱花,樱花是粉色的,有很多很多花瓣。”

一一说:“我和爸爸一起采的花,这是红色的山茶花,它很漂亮。”

教师思考:

陈鹤琴先生说:“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强调儿童在实践中学习,教师通过引导儿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来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用看看、闻闻、摸摸,相互比较,初步认识了桃花、梨花、山茶花等集中常见的花,感知花的花瓣、叶子的特征,渐渐建立起对花的科学认识。对于孩子们来说,表征是观察与探究的特殊方式,也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另一种表达。孩子们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仔细观察以后,迫不及待的将自己看到的画在纸上保留下来。

(二)花儿用处大

花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好事物,孩子们喜欢花朵美丽的颜色,漂亮的外型,那孩子们对花的用处又了解多少呢?

渲渲说:“菊花可以煮水喝,我看见我妈妈喝的。”

言言说:“鲜花可以插在花瓶里,让我们的教室更好看。”

澄澄说:“花可以采花蜜,做甜甜的蜂蜜吃。”

浠浠说:“我爸爸说我们种的向日葵可以榨油。

关于花儿的用处,孩子们知道得还真不少,花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食用,有些花还能入药治病呢!

接着,我们与幼儿一起了解了泡花茶的方法,在生活区投放了泡茶的材料及杯具,孩子们与小伙伴一起尝试泡花茶、饮花茶,他们乐在其中。快来看看孩子们是怎样泡花茶的吧!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小分队有的摘花,有的洗花,有的倒水,大家按照分工忙活开了。

教师思考: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反对固定的课本中心,主张课程内容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和周围环境。我们教师应该让幼儿经常接触大自然,在观赏各种花朵的同时,自身树立乐于探究的好榜样。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即为幼儿探究花朵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也为幼儿提供物质条件,满足幼儿探究的乐趣,为接下去的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故事三:花之创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朵们慢慢地都出现了枯萎,要怎样才可以让它美丽的样子永远保存下来呢?带着这些问题,小朋友们又开始讨论了起来。

果果说:花儿这么漂亮,可惜开一会就没了?

昔熙说:可以把花花画下来,打扮教室!

依依说:我们把花花拍下来,变成照片,这样就可以天天看到了。

琳琅说:我们可以一起用黏土做花朵。

程程说: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可以开个花店。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讨论着留住花朵的方法,我们追随幼儿的脚步,进行了各种尝试:制作干花、瓶中花、植物拓印等。

角色游戏开始了。看,加工坊的孩子们用团、压、捏等各种技能制作出了小花,黄色的花瓣、橙色的花蕊,绿色的叶子,咖啡色的枝干,看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欣喜不已。自然角的小花农在晒鲜花,可以做整束的干花,晒干后的花瓣也可以泡茶。

“快来买花啦,好看的鲜花,买一送一,快来买吧!”原来是花店的老板在吆喝呢,果然吸引了很多顾客。“这个花多少钱?”“5 块钱,给你。”“谢谢,这个花真香!”

“快来品尝花茶,免费品尝一杯,快点来呀!”花茶店老板也不甘示弱,听到免费品尝,很多小顾客都跑过去了。“老板,给我来一杯。”“老板,我也要。”“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每个人都有。”老板忙得不亦乐乎。

教师思考:

《指南》中提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并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制作小花,学习了各种手工制作技巧,最重要的是体会到制作的乐趣和满足感。这些有趣的玩花活动让孩子们更乐于在观察中感受美好,在美好中交流发现,在发现中表现美好。

本次班本课程活动以“花”为主题,此主题源于孩子的偶然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充分体现了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通过观察、倾听和适时指导,及时与孩子一起收集材料,一起种植花朵,创设开放式的活动环境,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时间,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会性发展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大自然是一个真实、丰富、美丽的知识宝库,也是我们的活教材。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孩子们每天生活在花园般的幼儿园里,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在与花共舞的日子里,孩子们用心灵感受美,用双手创造美,他们乐于照顾花朵,乐于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孩子们的发展在此活动中悄悄进行着。通过对花的探索和发现,孩子们在审美力、探究学习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提升,体验了一段珍贵的学习之旅,感受到探究的乐趣。

与花相遇,美好的情愫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他们将继续寻找花的踪迹,继续探索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