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并举” 视域下物理教育与班主任育人方略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孙爱生 穆青波 王勇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 037600
在 “ 五育并举” 的教育语境下,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是提升育人质量的必然要求。物理学科蕴含的科学精神、探究方法、协作理念等,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培养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班主任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其育人方略的实施需要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同频共振。当前,学界对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挖掘及班主任工作的创新已有较多探讨,但对二者融合的系统性研究仍显不足。本文基于实践案例,聚焦物理原理传授与品格培育的结合、实验探究与全面发展的衔接,系统阐释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策略,为丰富“ 五育并举” 的实施路径提供学理依据与实践参考。
一、 以物理原理为基,融德育于知识传授,铸品格之魂
在知识传递与价值塑造的双重维度中,物理教育与德育的融合构建起独特的育人坐标系。物理学科的认知体系本身就暗含着对客观世界的理性审视,这种审视方式与健全人格所需的思维品质存在天然契合。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的统筹者,需在公式推导与概念解析的过程中,发掘科学探索背后的精神内核 —— 从对未知的执着追问到对结论的审慎验证,从团队协作中的分工配合到面对误差时的严谨态度,这些都可转化为品格培育的养分【1】。
讲伽利略的故事时,教师特意在黑板左侧画了亚里士多德的半身像,右侧留白让学生补画伽利略的轮廓。讲到比萨斜塔实验那段,突然抛出问题:“ 如果当时你站在塔下,敢不敢当众质疑两千年前的权威?” 课堂瞬间炸开了锅,后排总爱睡觉的男生突然举手:“ 老师,伽利略就不怕被当成异端吗?” 这个提问成了绝佳的育人契机,教师顺势播放了一段复原当时社会背景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宗教裁判所的高压环境。讨论环节里,有学生说 “ 现在敢质疑老师都需要勇气” ,教师立刻接过话头,布置了 “ 寻找课本里的可疑之处” 的周末作业。周一收上来的作业本里,有人较真 “ 为什么自由落体忽略空气阻力” ,有人追问 “ 伽利略的实验数据真的完美吗” ,那些歪歪扭扭的批注里,正萌发着不盲从的种子。
二、 借物理实验为桥,汇诸育于实践探究,育全面之才
物理实验的本质是人类探索自然的实践缩影,其过程本身就构成了多维度育人的天然场域。当学生俯身操作仪器时,指尖的动作不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对劳动价值的体认;小组讨论时的思维碰撞,既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培育了协作共生的意识。班主任若能将实验教学视作育人的立体舞台,便能让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数据记录中自然生长,让对装置美感的追求在方案设计中悄然萌发,让身体的协调配合在操作过程中得到锻炼。这种融合并非刻意叠加育人目标,而是让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素养培育的节点,使学生在与仪器、同伴、知识的互动中,实现认知、情感、意志的全面发展【2】。
在 “ 平抛运动” 实验课上,教师让学生用废弃的饮料瓶、硬纸板自制实验装置。小组讨论时,有人坚持用坐标纸记录轨迹,认为更规范;有人提议用彩笔标注落点,说这样更醒目,争执间便有了对 “ 科学规范” 与“ 视觉呈现” 的思辨(美育)。操作时,个子高的学生负责固定斜槽,细心的女生校准坐标板,力气大的男生反复调试小球释放高度,分工里藏着对彼此优势的认可(德育)。有个男生总握不稳小球,练了十几次才掌握诀窍,额角的汗珠里是对 “ 坚持” 的体悟(体育)。数据处理时,一组学生发现误差超出预期,主动重做三次,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修正痕迹,正是严谨精神的具象化(智育)。课后,他们用实验数据推算学校楼顶平抛物体的落地点,当算出的位置与实际投掷结果吻合时,欢呼声响彻走廊,那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雀跃。
三、 结语
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里生长出质疑精神,在平抛运动的轨迹中编织起五育经纬,物理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融合实践,恰如导体中的电流,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形成闭合回路。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让公式推导成为品格锻造的熔炉,让实验操作化作全面发展的舞台。当学生在计算加速度时懂得坚持的意义,在调试仪器时学会协作的价值,教育便真正实现了从 “ 教书” 到 “ 育人” 的质变。
参考文献:
[1]陈青妹. 五育并举视角下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探究[J].中学理科园地,2023,19(02):29-30.
[2]肖敏. 五育融合背景下深度解构高中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J].教学与管理,2023,(01):53-56.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2023 年度课题《山西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个案研究》子课题《“ 五育并举” 视域下中学学科教育与班主任育人方略融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 GH-230119-01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