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

陈飞

湖北省鄂州市 436000 身份证号:420700****03270014

1 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房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支撑大型混凝土结构的模板系统。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高度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模板支撑方式已无法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及施工效率的要求。因此,高支模施工技术应运而生,它通过合理设计和高效管理,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核心在于其支撑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该技术不仅仅是将模板和支撑构件简单组合,而是需要结合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科学分析与设计。高支模施工通常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架体立杆的安装、模板的搭建、混凝土的浇筑等,每个环节都需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整体施工的安全和可靠性。

2 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架体立杆施工

架体立杆施工是高支模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立杆作为支撑体系的主要承重构件,承担着上部混凝土的重力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荷载。因此,在进行架体立杆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首先,在立杆的选用上,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设计要求和荷载情况,合理选择立杆的材质和规格。通常情况下,立杆应采用高强度的钢管或铝合金材料,以保证其在承载重物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立杆的直径和壁厚也应经过科学计算,确保其能够有效抵御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外力作用。

其次,在架体立杆的安装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施工人员应先将立杆垂直放置,并通过水平仪等工具进行校正,确保立杆的垂直度达到规范要求。在此基础上,应使用横杆、斜撑等配件进行加固,以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所有连接部件必须采用优质的紧固件,确保立杆与其他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2.2 模板安装施工

模板安装施工是高支模施工技术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工程的整体结构安全。模板的功能不仅是承载浇筑的混凝土,还需确保其形状、尺寸和表面光滑度符合设计要求。因此,科学合理的模板安装对于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后续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模板安装前,首先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准备和检查。这包括对地基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承受模板及混凝土的重量。同时,模板材料的选择也应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常用的模板材料有木模板、钢模板和塑料模板等,各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场景。在选择模板时,需考虑其强度、刚度、耐久性以及经济性。

模板的安装过程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确保模板位置的准确性和固定的牢靠性。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首先将模板的基础部分固定,然后逐步向上安装,确保每层模板之间的连接稳定。为了提高模板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通常会使用支撑杆、斜撑和横撑等构件进行加固,以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变形或位移。

2.3 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高支模施工技术中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及整体安全性。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必须在多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科学的管理。

首先,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流动性和抗渗性等指标都需要经过科学计算,以满足设计要求。在浇筑前,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等符合国家标准。同时,混凝土搅拌应使用专业的搅拌设备,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其次,在浇筑过程中,施工团队需关注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应从一侧开始浇筑,避免在高支模下产生过大的冲击力,防止模板变形或失稳。在浇筑过程中,可采用振动器等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以确保其充分填充模板,消除气泡,提高密实度。特别是在高支模施工中,振捣作业应更加小心,避免因过度振捣导致混凝土分离或强度降低。

2.4 施工验收

施工验收是高支模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能够有效防止隐患的存在,保障房建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施工验收前,首先需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自检,包括架体立杆、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步骤。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对每一项施工内容进行逐项检查,确保所有构件的安装、连接和材料使用均符合要求。在自检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准备相关的验收资料,包括施工记录、材料检验报告及施工过程中的照片等,以便于后续的验收工作。

在正式验收过程中,项目监理单位或专业验收小组将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他们会重点关注立杆的垂直度、模板的稳定性、混凝土的强度等关键指标。同时,验收人员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到位,避免因安全隐患导致的事故发生。

除了对施工质量的实地检查外,验收还应结合相关的试验数据。例如,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确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此外,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荷载试验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确保其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而不出现变形或失稳。

验收结束后,监理单位应出具验收报告,详细记录验收结果及整改意见。若发现不合格项,施工单位需及时进行整改,并在整改后进行复验。只有在所有验收项均符合标准后,方可进入后续施工阶段。

2.5 模板拆除施工

模板拆除施工是高支模施工技术中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完好性和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模板的拆除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拆除模板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混凝土的养护情况和强度测试结果,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的强度要求。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70% 至 80% 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同时,施工人员应根据具体施工规范,制定详尽的拆模方案,明确拆除的顺序和方法,以避免对已成型的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在实际拆除过程中,应遵循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原则,逐步进行拆除。首先,拆除模板的支撑杆和斜撑等辅助构件,然后再进行模板的拆卸。在拆模过程中,施工人员需特别注意控制力道,避免过于用力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或剥落。此外,应使用适当的工具,避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划伤或破坏,从而影响结构的整体美观和耐久性。

3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逐渐成为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管理与先进的施工方法,不仅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在未来,随着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高支模施工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谢龙枨.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1):37-39.

[2] 薛艳.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建材,2022,(08):193-195.

[3]徐辉.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浅析[J].四川水泥,2022,(08):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