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监控技术研究
周慧
黑龙江省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一、造价动态监控技术的特点
1. 动态性: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点。随着项目的不断进展和变革,工程的造价也有可能发生相应的调整。因此,为了确保工程造价的可控性,造价动态监控技术需要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动态的调整和管理。
2. 综合性:在运用造价动态监控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工程的质量、工程的进度、人力资源以及材料的采购。只有当全方位地考虑这些因素时,才能对工程的造价实施有效的管理。
3. 灵活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或变动,如材料成本的增加或劳动力成本的提升等。面对各种变革和挑战,造价动态监控技术现在需要采用多种灵活的策略和方法。
4. 前瞻性:在开始建设之前,必须确保有充分的预算和规划,并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合理的估算和控制。通过预先的预测和规划,可以有效地防止工程在后期发生变化和成本上升。
5. 信息化:在信息技术领域,通过运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工程管理软件这类尖端的信息技术工具,能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而精准的监控和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造价控制的效率和精确度。
二、动态监控与调整在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 动态监控在发现及处理造价偏差中的应用
在现代建筑施工管理中,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监控至关重要。动态监控的目标是通过实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让工程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地识别和处理造价的偏差,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BIM 技术在动态监控中对于造价偏差的检测和管理的实际应用。高效的数据收集是实现动态监控的关键。利用BIM 技术,可以在建筑过程中实时地收集各种施工相关的数据,这其中涵盖材料的使用、人工成本,以及机械的操作和施工的进度情况。利用传感器和物联网工具,能够自动化地收集这些数据,这样可以减少因人为记录导致的误差并增强其准确性。当这些数据被整合到 BIM模型中时,操作员可以实时查看各种成本信息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基于数据收集,通过应用BIM 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实时的动态监控。通过融合多种分析工具和算法,该系统能够处理实时数据,并生成相关的可视化报告和图示。这些数据清晰地揭示当前造价的总体情况,详细的费用分布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费用。当造价出现偏差时,该系统会自动触发警报,以提醒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如果有一种物料的使用量超出预先设定的预算,系统会迅速发出警示,展示物料在工程的其他部分的预期使用情况,以帮助管理层更迅速地做出决策。在对造价偏差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动态的监控手段也能为其提供有力的处理手段。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BIM 模型,管理团队能够迅速地找出造价偏差的根本原因,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调整策略。例如,当检测到某种材料的价格上涨导致成本超出预算时,可以考虑调整购买策略、重新商讨供应合同或寻找其他替代材料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如果人工成本超出预算,可以通过优化施工时间表、调整工作流程或者加强技术培训等多种手段来提升工人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借助动态监控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在造价控制方面已从阶段性和滞后性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更为实时和主动的管理方式。通过实时监控,不仅可以及时识别造价的偏差,还能为管理层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从而使决策处理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使用动态监控方法可以显著减少工程项目的造价误差,并增强施工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2 动态监控与调整在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中的价值
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调整,不仅有助于提高造价管理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同时也能显著地提升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通过运用尖端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策略,可以全方位和实时地掌握工程造价的动态变化,并能迅速做出合适的响应,从而实现对造价的高效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超出预算的费用。通过动态监控系统,施工现场的各种数据和信息能够得到实时的反馈,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及时识别工程造价的偏差。例如,当某一种建筑材料在市场上的价格发生波动时,动态监控系统能够迅速捕捉这种变化,并对预算和实际支出进行联动调整。这种实时的监控功能让工程管理团队能够在第一时间采纳适当的应对策略,以防止由于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工程总成本无法控制。另外,动态监控系统也能够实时记录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实际花费,并与预先设定的支出目标进行对比,以便及时发现任何不准确之处,并据此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确保整个工程造价处于可控范围内。为了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提升动态监控的水平,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决策支持。这组数据在经过大数据深度分析后,不仅有助于预测未来可能的成本支出,还能通过与过去数据的对比,为未来工程项目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从长期的角度看,当建筑公司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后,它们可以逐渐优化自己的造价管理系统,从而使造价控制更为精确和合理。在动态监控系统中,造价调整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在检测到偏差时迅速做出反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造价。在实际操作中,通过采用多种灵活的调整策略,可以在不损害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及时地调整项目的预算。例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些项目的人力成本超出了预期,那么调整后的模型可以迅速地评估和重新分配资源,并对预算做出相应调整,从而避免项目总体成本的盲目增长。这种灵活的调整策略让建筑公司在造价控制上更为精确,从而提高了管理的效率。通过动态的观察和调节,施工管理的透明度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对项目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所有施工参与方都能对项目的实际成本、进度和成本分布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从而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管理风险。在造价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下,通过及时的沟通和协商,可以迅速制定出调整计划,并确保工程能够按照合同的规定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业主对该工程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运用先进的动态监控技术和灵活的调整策略,不仅可以提升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还可以有效地提高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这对于推动建筑行业向现代化和细致化的方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为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阶段,管理任务都是极其关键的一环,它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并推动经济效益的增长。在目前的情况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环节需要采纳动态的管理策略,并借助先进的造价管理方案,确保造价管理工作能够有序且高效地进行。动态化管理的实施不仅加强了对工程造价的全面监控,还排除了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多种因素,确保了工程项目的成本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应超,周超.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方法浅谈[J]. 建材与装饰,2020(26):130-131.
[2] 张爱晓. 浅析施工阶段成本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 中国房地产业,2018(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