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
高聚曼
河北隆尧第一中学 055350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新内容,旨在“ 进一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1]。作为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亮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跨学科主题学习”不独在历史学科中呈现,而是义务教育各学科的普遍性内容。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与原则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
跨学科和主题,是两个关键词。跨学科指的是课程之间的“ 跨” ,课程之间用主题去连结。跨学科主题学习其实就是立足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将这种关联拓展到社会生活中,围绕着特定主题,即社会实践中面临的主题或者问题,整合学生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设计[2]。相对于传统“ 分科学习” 而言,跨学主题学习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方法、观念,综合解决主题聚焦的问题的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让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去理解和探究历史现象,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可以结合地理学科了解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也可以结合文学学科感受历史时期的文化氛围。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要求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以“ 古代丝绸之路” 为例,不仅要涉及历史学科中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内容,还要结合地理学科中的路线走向、沿途地理环境,以及政治学科中的外交关系等多方面的知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知识网络。
2.实践性原则: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如在探究“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采访长辈了解过去的生活方式,或者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历史的变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探究性原则:鼓励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 这一主题时,引导学生探究古代科技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近代科技革命(如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经济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以“ 从生活变迁看社会发展”为例
(一)目标、任务与方法
1.目标:本课作为第六单元的第 2 课,上承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文化的成就带来的影响: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推动新中国社会的变迁;下启“ 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活动课,为活动课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文化基础,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为帮助学生理解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重新整合教材,讲述社会变迁的表现、原因,引导学生感悟民生的改善、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3]。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食住行、娱乐等的变化,掌握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如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因素对这些变化的影响。同时,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生活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任务: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语文、道德与法治、艺术等知识,搜集不同时期的生活环境,了解各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并探究其背景,从中发现社会的进步。

(二)活动过程
1. 资料收集阶段:学生分组后,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历史书籍、杂志等,如《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等。同时,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如民国时期的老照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纪录片等。每个小组负责收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如古代、近代、现代)人们生活的资料。
2. 实地调查阶段:学生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过去人们的衣着款式、饮食种类、居住条件、娱乐方式等。然后,到社区中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如60 岁以上的老人。在采访过程中,学生认真记录老人的回答,拍照留念。例如,一位老人回忆说:“ 我们小时候,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颜色也很单调,只有黑、蓝、灰几种颜色。吃的也很简单,粗粮比较多。”
3. 分析与汇报阶段:各小组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生活的变化。如从衣着方面看,古代服饰受等级制度和传统习俗影响较大,近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发生变化,现代则更加注重个性和时尚。然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制作的资料集、采访记录等。
(三)活动拓展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组织方式有别于常态教学,更加强调学习活动的综合性、 真实性、 实践性,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生活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例如,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辩题为“ 社会发展对生活变迁的影响更大,还是生活变迁推动了社会发展” 。学生可以在探究社会发展促进生活变迁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究社会发展所需的条件, 认识到社会经济、 政治、思想等的发展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三、结语
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综合性的学习中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合理的主题选择、有效的教学实践以及科学的探究和评价,能够更好地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适.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5,(15):13-16.
[2]赵然,楼建军.课标视域下初中历史“ 跨学科主题学习” 刍议[J].历史教学问题,2025,(01):146-154.
[3]石桂蓉,宋玉珍.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思路与教学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23):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