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甲磺酸奈莫司他抗凝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

左佳惠

邢台市第九医院 河北邢台 055250

在临床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在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患者易出现诸多并发症,比如:体外循环回路凝血等,危害较大[2]。基于此,开展甲磺酸奈莫司他抗凝治疗方式,能够预防血液凝固情况,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本文择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22 年 11 月-2024 年 11 月)分析,观察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始至终止时间为 2022 年 11 月-2024 年 11 月,筛选入组的患者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入组样本量为86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 例。观察组入组对象中性别资料显示:男性样本量经评估24 例,女性样本量经评估19 例;年龄资料显示:下限值及上限值选取范围于 53~79 岁,均龄测定结果显示:( 66.83±3.63. )岁。对照组中性别资料显示:男性样本量经评估25 例,女性样本量经评估18 例;年龄资料显示:下限值、上限值区间自 50~82 岁,均龄测定结果显示:( 66.75±4.02 )岁。对比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予以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透析4h 期间,从上机至下机使用甲磺酸奈莫司他(江苏杜瑞制药有限公司,H20203508)抗凝,使用 20mg 甲磺酸奈莫司他和 5% 葡萄糖溶液,和 500ml 的 0.5% 氯化钠溶液混合后实施透析管路预冲处理,然后对甲磺酸奈莫司他使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剂量为 20~50mg/h ,下机前 10min 停止使用奈莫司他,然后在下机时静推左卡尼丁,剂量控制在每次 1.0g ,使用 20ml 的 0.9% 氯化钠溶液稀释,然后缓慢静脉推注,3 次/周,共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 对比凝血功能[3]。 ② 对比红细胞压积、红细胞黏附率。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27.0 软件,计量资料即( ),t 检验;计数资料即 n(%) ,卡方检验;如结果为 P<0.05 或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凝血功能

两组凝血功能(观察组及对照组TT、APTT、DD、PT)对比存在较大差异, P<0.05 。

表1:分析凝血功能(x± s)

2.2 对比红细胞压积、红细胞黏附率

两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黏附率对比存在较大差异, P<0.05

表2:对比红细胞压积、红细胞黏附率(

3 讨论

在临床中,慢性肾衰竭是患病率日趋升高的肾内科疾病,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而言,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常用手段,在提升患者生存率方面至关重要。但是,该治疗方式极易出现凝血反应,导致血管通路堵塞,通过开展抗凝治疗方式可改善其预后。实施甲磺酸奈莫司他抗凝治疗,严格控制其剂量,对其疗效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发现,两组凝血功能(观察组及对照组TT、APTT、DD、PT)对比存在较大差异, P<0.05 。两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黏附率对比存在较大差异, P<0.05c

分析原因:实施甲磺酸奈莫司他抗凝治疗,其分子量较小,能够被血液透析有效清除,且具有局部抗凝作用,可降低患者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黏附率。同时,患者使用该药物后,代谢比较快,凝血功能迅速恢复,有助于改善其凝血功能。

综上所述,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甲磺酸奈莫司他抗凝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凝血功能,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常媛媛,吴英凤.甲磺酸奈莫司他抗凝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4,31(11):82-85.

[2]李波,邵秋霞,史文凤,等.甲磺酸萘莫司他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外抗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4,26(11):83-86.

[3]朱兆坤,刘晓莉.维持性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抗凝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3,29(2):34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