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商业综合体火灾特点分析和对策

作者

孙义虎

河北省邢台市消防救援支队新河县消防救援大队

一、商业综合体概述和防火设计

商业综合体是指商业综合体是指集购物、餐饮、游艺、娱乐、展览、办公、酒店、会议、交通等两种及以上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单体建筑或通过地下连片车库或商业空间、下沉式广场、连廊、建筑组合体。

1.1 商业综合体分类功能

按功能与业态组合分类:综合购物中心、主题型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

按规模与等级分类:城市级核心商圈、邻里级小型商业体。

按建筑形态与设计分类:综合体嵌入式商业、开放式街区、封闭式Mall。

1.2 防火设计理念

商业综合体建筑体量大、火灾荷载高、业态功能多、结构设计复杂。基于商业综合体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后果,其火灾防控底线是单个防火分区,一次性灭火消防用水量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安全疏散等消防设施设置也是考虑控制在一个防火分区内。

一旦火势突破一个防火分区蔓延至楼层两个及以上防火分区或多个楼层,固定消防设施将失去控火灭火条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利用消防车辆装备实施灭火也是难上加难。因此,针对商业综合体火灾,其设防底线是将火势有效控制在初期阶段即单个防火分区内,若火势突破单个分区,原则上建议慎重组织内攻,应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

二、商业综合体火灾特点分析

2.1 火灾传播速度快,易形成立体燃烧

大型商场内部储存空间堆积存放大量货物,个别货物堆积区域封闭复杂,会存在易燃易爆物,一旦堆放区域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消防救援到达的速度可能远远小于火灾蔓延的速度,从而引发更大的险情。同时,由于大型商场多为建筑空间大、面积大、空气流通好、门窗孔洞多的高层建筑或多层建筑,容易形成大面积、立体式燃烧现象。“ 烟筒效应” 也会顺着中庭空间延伸,最后大楼形成立体火场,火控起来就更加困难。

2.2 人员密集,疏散难度大

大型购物中心基本上建筑面积多在 15000m2 以上,其次本身就是人流密集、流动频繁的地方,尤其是一些聚集了大量游客的餐饮娱乐区,再加上购物中心的工作人员,整体上人员数量是巨大的。在大型商场突然起火的情况下,密集的人群很难被及时疏散,而且大型商场在起火时本身就是各种货物堆积,遇到火情后燃烧迅速,产生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烟尘、毒气等多种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会在有限的含氧量内占据室内,而高度集中的人流也使空气能见度下降,间接造成人员疏散工作难以安全进行。

同时,一方面,消防救援人员要同时开展扑火和寻找灭火点的工作;另一方面,要紧急疏散避难场所,避免因警情造成商场内滞留人员大面积伤亡。

2.3 空间开放性强,安全逃生常识不充足

大型商业建筑多为开放式,人员出入流动密集,除工作人员外,部分流动人员可能对商场空间分布情况不熟悉,在发生火灾时,无法第一时间找到逃生出口,从而产生慌乱、惊恐等不良情绪,引发踩踏等二次伤害。

此外,由于人员对于火灾逃生常识掌握不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自救能力差导致自身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2.4 灭火救援困难,作战时间长

在进行内攻灭火时,会出现私家车占用消防车道、疏散车道的现象,造成在发生火灾时,人员不能紧急撤离,消防车辆、消防人员不能第一时间携带灭火救援工具进入商场扑救火灾,致使灭火救援物资难以及时准确到达救援地点,给灭火救援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这一时间的拖延,让火灾在商场内部有了蔓延的空间。另一方面,大型商场楼层结构复杂,空间面积大,楼层布局繁琐,各种柜面的公共活动空间非常有限,这就给消防救援的内攻、灭火救援力量的分散以及区域作战常用的分化方式带来了一

定的难度,不能形成合力。

同时,大型商场内发生火灾,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的进行报警,消防救援没有能够及时的到达现场,从而增加了火灾蔓延的趋势,也鉴于一些较老的大型商业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消防设施系统安装不到位,线路、管道老化等问题使当初所安装的消防设施不能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

三、商业综合体火灾扑救对策

3.1 及时进行火场排烟

确保疏散群众安全是实施火场救援的第一要务,排烟、放热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既能为受困者创造有利的逃生环境,又能为现场排烟、放热的消防救援人员创造有利的内功火场条件。

排烟方式可以借助商场固定的排烟设施,或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将烟雾排出。具体为:1、自然排烟。利用建筑本身的排烟竖井和排烟道从顶端将烟气排出;2、固定设施。迅速打开楼体内的抽风机、空调系统,对楼梯口或前房进行充分加压送风,防止烟尘蔓延逃生楼梯,影响人员疏散;3、利用喷雾器花流水,将烟雾排出;4、机械排烟,消防救援人员利用排烟扇、排烟车等移动排烟设备进行排烟作业,但应注意防止排烟过程中因排烟口热气流引流导致起附近楼房及可燃物燃烧[3]。

3.2 充分利用现场固定设备

商场及附近的所有消防器材必须充分利用,如:灭火器、消火栓系统等,并以“ 防打击同步、固移结合” 为原则,调动一切可用于灭火和阻燃的材料和物品。还应与商场内部固定的排烟设施相结合,一旦发生火灾,室内的排烟扇和空调系统应迅速打开。

3.3 科学制定灭火战术

消防救援人员接到火灾报警后,到达现场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打造掌握火场现状的火情侦察网络,还要分清责任分派任务,确保灭火救援工作落实到人。科学的决策部署以科学的思路,以正确的决策方式,果断地形成抢险救灾的方案。

在开展内攻时,要加强对火层灭火力量的调配,如消防泵、防火卷帘等建筑内部灭火设施要及时打开;控制进攻的水枪要打直流电、打花炮,使用喷雾机掩护排烟;要通过架设消防云梯、登商场外阳台等措施,从外部打击堵截火情蔓延的同时,有效利用高举车、高喷车、移动炮、车载炮等进行水上射击,建立水炮阵地;要安排力量重点布防,防止火情向内蔓延过快,对外围建筑形成威胁和冲击。

3.4 强化火灾熟悉演练,制定火情疏散预案

基层队站需对辖区内大型商场的建筑结构特点、物品储存状况、客流分布情况,发生火灾时的烟气流动规律,以及疏散通道的位置、数量和分布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同时,大型商场要与基层队站结合自身实际,共同商定火灾发生时的人员撤离预案,加强商场安全管理部门与基层队站的协调联动,消防站定期组织人员撤离演练,对突发事件发生时的预案及时更新,提高人员撤离效率。

结论

大型商场火灾扑救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商场内线路和设备数量众多,安全隐患较多,商场面积广阔、人员众多,同时火灾负荷也相对较大。因此,基于以上原因进行分析,为了在火灾发生时迅速而有效地扑灭火焰,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完善消防标识、科学完善消防预案,进一步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这样可以确保火灾扑救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引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大型商业综合体火灾扑救技术与战术》

[2]霍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建筑火灾安全工程》

[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B/T 4024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