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融入幼儿园生态课程的可能性
杜秋霞
珠海市香洲区岱山幼儿园 519070
引言:生态园户外自然教育则是生态课程的重要分支,是指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实践探索和感知教育,让幼儿在自然中打开所有感官,连接内心,体会和建构与自然、自我的关系,收获身心和心灵的双层生长。将儿童哲学引入其中,既能够丰富其教育内容,又可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儿童哲学融入幼儿园生态课程的意义
(一)培养幼儿问题意识
幼儿时期是幼儿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儿童哲学所强调的思考、推理,恰如一把钥匙,能够开始幼儿思维开展的大门,会对一些现象产生怀疑,比如:为什么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不会?诸如此类的问题会因儿童哲学的融入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幼儿的脑海之中,在这一思考、质疑的过程中,幼儿的大脑会不断运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会愈发清晰,逻辑推理、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等能力得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思维空间。
(二)助力生态课程走向深层次
如果生态教育只关注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及照顾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策略的培养,忽视对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哲学问题的讨论,那只能停留在生态课程理念的浅层,无法深入践行生态教育思想。就生态课程本身来说,这一课程主要致力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其为幼儿价值观的形成夯实了关键基础。而儿童哲学的引入,则赋予了幼儿对自然认知和感悟的深层次理解,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然的价值等生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生态哲学观。
二、儿童哲学与幼儿园生态课程的“ 共生” 关系分析
(一)价值取向与目标相近
儿童哲学融入幼儿园生态课程之中具有诸多可能性,这主要归功于,一方面,幼儿园生态课程中的生态园户外自然教育为儿童哲学提供了天然的土壤,这一课程主要致力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比如在生态园的户外教育中,体验四季的变化,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建立起于自然的情感连接,其本身就属于哲学的范畴,且在于儿童哲学相结合之后,更能够赋予幼儿对自然认知和感悟的深层次理解,在儿童哲学引导下,幼儿不仅能够看到自然本身的美好,同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会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这种深度思考能够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使得幼儿明白何为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对于其未来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塑造来说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方式与旨趣想通
儿童哲学强调对话、强调思考,这与生态课程户外自然教育的教学风格有许多融通之处,二者均强调以讨论形式开展教学,比如在幼儿园生态课程中,教师组织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态园中的观察和感受,如幼儿兴奋地讲述所观看的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从事物本身进行分享,也可以从对话之中融入哲学,在这一过程中,既让幼儿学会从哲学角度看待自然现象,又能够将儿童哲学融入其中,并充分发挥儿童哲学的优势。因此,儿童哲学与幼儿园生态课程的融合具有广阔的前景和积极意义,融合也具有较大可能性。
三、实现儿童哲学融入幼儿园生态园户外自然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一)设计主题探究活动
生态园户外自然教育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开展,这为教师在其中融入儿童哲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主题探究活动对于幼儿也更具吸引力。因此,教师便可围绕儿童哲学,在生态园户外自然教育中针对性设计主题探究活动,以《生菜总动员》探究活动为例,教师通过了解幼儿原有经验,帮助幼儿了解不同菜类的种子,在培育过程中发现生菜遇到大雨时出现淹死现象,在讨论、操作中搭建材料搭建棚架,促使他们对生菜的认知跨越了单一维度的界线,构建对生菜生长周期及生态奥秘的深刻理解,习得生活经验,还促进了实践技能的提升与情感世界的丰富。因此,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幼儿不仅体会到儿童哲学,还感受主题背后深层次含义。
(二)开展对话式教学
教师要在生态园中,以平等和友好的态度与幼儿交流,比如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户外空间,以小组为教育活动形式,师幼共同围坐在一起进行对话,教师用温和的语气和表情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对话,如“ 今天我们在“ 一把菜园子” 里发现了好多有趣的东西,大家一起来聊聊吧!” 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幼儿的原声音,给予其充分表达机会,不要急于评判和纠正幼儿的观点,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又可以从幼儿哲学角度让幼儿在生态园户外自然教育中积极思考、交流和探索,教师充分给予幼儿讨论、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在收集原声音中进行过滤,真正地走进幼儿思想的世界。
(三)巧抓契机开展哲学思考
故事是幼儿园生态园户外自然教育与儿童哲学融合的媒介。比如,教师可以在生态园户外教育中选择一些合适的自然主题故事,如《三只蝴蝶》,幼儿讨论:“ 为什么红花只给红蝴蝶进去避雨?” 、“ 为什么三只蝴蝶都没找到避雨的地方?” 、“ 如果你是花朵,你会怎么做?” 幼儿在接收信息中,通过批判思维进行思考,判断蝴蝶的做法正确与否,同时知道团结、友谊和乐观的重要价值观,对于幼儿成长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支持多元化表征方式
教师充分将儿童哲学与生态园户外自然教育进行融合。首先,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种植常见的蔬菜、瓜果类植物,饲养小动物,提供材料和工具,鼓励用不同的表征方式记录下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引发关于自然之美、生命意义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其次,幼儿可将收集生态园中的树叶、花朵等自然材料,发挥想象力进行手工创作,比如制作拼贴画、花环,并在幼儿制作中引导幼儿思考自然材料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将儿童哲学以巧妙的方式纳入其中。最后,在活动中幼儿能将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肢体、口头等多种语言进行表达,从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观点。这样一来,便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同时,为儿童哲学的融入提供关键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儿童哲学融入幼儿园生态课程之中,不仅使幼儿在多个方面获得更有益的启发,同时也为幼儿的成长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儿童哲学的重要性,需深挖儿童哲学特性,找到与幼儿园生态课程融合的更多可能性,力求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思考与探索的成长环境,使其在自然与哲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既有思想,又有责任感、热爱自然的生态小公民!
【参考文献】
[1] 高翔宇. 浅论生态式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与现实意义[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83-85.
[2] 唐松梅. "六朝博物馆"课程:幼儿园生态式美育课程的创新实践[J].教育视界,2024(3):4-7.
[3] 朱星然. 关于幼儿园生态启蒙教育活动课程实施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24(17):163-166.
本文系珠海市教育科研“ 十四五” 规划第四批(2024 年度)立项课题:《儿童哲学融入幼儿园生态课程:可能性、策略与评价》(课题编号:2024ZHGHKT268)的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