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血压患者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影响分析
王务芬
永兴县人民医院 423300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主要特征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还可能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多采用西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镇肝熄风汤是治疗高血压的经典方剂,有平肝潜阳、熄风通络等功效 [2]。本研究选了 100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与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 2023 年 2 月到 2024 年 8 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出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各 50 例。西药组中,男性 28 例,女性 22 例;年龄在 45-75 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8.63±7.25)岁。中药组中,男性 27 例,女性 23 例;年龄在 46-76 岁之间,平均年龄是( 59.12±7.58 )岁。两组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 45-80 岁之间;(3)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药物过敏者;(4)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5)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
1.2 方法
西药组患者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每次 30mg ,每天1 次,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调整剂量,连续治疗 4 周。
中药组患者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基础方为:怀牛膝 30g ,生赭石 30g ,生龙骨 15g ,生牡蛎 15g,生龟板 15g ,生杭芍 15g ,玄参 15g ,天冬 15g,川楝子 6g,生麦芽 6g,茵陈 6g,甘草 4.5g⨀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如果患者头晕头痛明显,加天麻 10g 、钩藤 15g ;如果患者失眠多梦,加酸枣仁 15g、夜交藤 20g ;如果患者肢体麻木,加地龙 10g 、桑枝 15g⨀ 每天 1 剂,水煎取汁400ml ,分早晚 2 次温服,连续治疗 4 周。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治疗 4 周后按血压下降及症状改善分显效(SBP ↓⩾20mmHg 或 DBP ↓⩾10mmHg 且 达 标 )、 有 效(SBP ↓ 10-19mmHg 或 DBP ↓ 5 -9mmHg 且症状缓解)、无效(未达标准),总有效率 Σ=Σ (显效 + 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血压水平:治疗前后用汞柱血压计静息15 分钟后测3 次取均值。不良反应:记录头晕、恶心等治疗中不适。
1.4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 t 检验;计数资料 x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比较
组指标显著低于西药组, P<0.05 。如表 1.
表1 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比较 (∂⋅X±S)

2.2 总有效率比较中药组更高, P<0.05 。如表 2.
表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P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中药组更低, P<0.05 。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在中医学中属于 “眩晕”“头痛” 等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有关。肝肾阴虚,阴不能制约阳,导致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清窍,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3]。镇肝熄风汤是清代医学家张锡纯所创,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的功效,方中怀牛膝引血下行,抑制阳亢,是君药;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重镇潜阳,平肝熄风,是臣药;生杭芍、玄参、天冬滋阴清热,柔肝熄风,是佐药;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疏肝解郁,清泄肝热,甘草调和诸药,是使药 [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说明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比常规西药治疗好。这是因为镇肝熄风汤加减能够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机体功能,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在血压水平方面,中药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比西药组低,表明镇肝熄风汤加减能更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 - 内分泌 - 免疫网络,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5]。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西药组低,说明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较高。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虽然起效较快,但长期使用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而中药治疗注重辨证论治,药性温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6]。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压水平,而且不良反应较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合理加减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司美龙 , 金华 , 刘志军 , 刘双芳 . 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现状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4,40(21):3176-3180.
[2] 刘秀梅 , 康焱红 , 方芳 , 夏青青 , 廖诗怡 , 陈偶英 , 张稳 , 曾勇 . 基于CiteSpace 的镇肝熄风汤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J]. 湖南中医杂志 ,2024,40(08):172-179.
[3] 危明盛, 郑美娜. 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 ,2023,20(08):182-184.
[4] 唐亮 .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2,10(35):78-80.
[5] 栗丽娜 , 陈园园 , 赵永强 , 霍华英 . 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针刺四花穴对缺血性脑卒中阴虚风动型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3,41(06):147-150.
[6] 彭锦 , 张晶 . 镇肝熄风汤加减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J]. 慢性病学杂志 ,2022,23(04):505-507+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