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场电气工程中的防雷与接地技术要点分析

作者

王科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2000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场规模持续扩张,电气设备与系统愈发复杂。机场多处于开阔地带,建筑物及设施相对高耸,成为雷电易击目标。雷击不仅可能损坏电气设备,引发供电中断,还会危及航空通信、导航等关键系统,对机场运营安全构成严重挑战。据相关统计,因雷击导致的机场设备故障与运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安全隐患。因此,深入研究机场电气工程中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强化防雷措施,优化接地系统,对保障机场安全、高效运行具有紧迫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机场电气工程中雷电危害的类型及原理

1.1 直击雷危害

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中物体,瞬间释放巨大能量,产生强大电流与高温。在机场,直击雷可能击中航站楼、塔台、航管楼等高大建筑物,强大电流沿建筑物结构传导,可能引发火灾、结构损坏;击中机场跑道上的助航灯光设施,会致使灯具损毁、供电线路短路,影响飞机起降引导。例如,某机场曾因直击雷击中航站楼顶部,造成局部建筑结构受损,部分电气线路烧毁,导致航站楼部分区域停电数小时,严重影响机场运营秩序。其原理在于雷电先导与地面突出物体形成导电通道,电荷瞬间大量泄放,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与电磁效应,对击中物体造成毁灭性破坏。

1.2 感应雷危害

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雷与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是由于雷雨云在建筑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当雷云放电后,电荷迅速中和,产生瞬间高电压,通过电气线路传导,损坏连接的电子设备。电磁感应雷则是雷击瞬间产生强大变化的电磁场,在附近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形成感应电流,若设备绝缘性能不足,易引发短路故障。机场内电气设备众多,线路复杂,如通信线路、计算机网络线路等,极易受感应雷影响。以某机场通信机房为例,因感应雷导致通信设备接口烧毁,通信中断,严重干扰机场指挥调度工作。感应雷危害范围广,传播途径隐蔽,对机场电子设备威胁极大。

2 机场电气工程防雷技术要点

2.1 直击雷防护技术

2.1.1 接闪器的合理选择与安装

机场建筑物如航站楼、塔台等,应依据其高度、重要性与周边环境,合理选用接闪器。避雷针可采用提前放电避雷针,其能主动引雷,有效扩大保护范围,适用于保护关键设备与设施。避雷带则沿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如屋脊、屋檐等敷设,采用热镀锌扁钢等导电性良好材料,确保电气连通性。避雷网在大型建筑物顶部纵横布置,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安装时,需严格按照滚球法计算保护半径,保证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均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例如,某机场航站楼通过精确计算,在屋顶安装提前放电避雷针,并配合避雷带、避雷网,多年来有效抵御直击雷侵袭。

2.1.2 引下线的设计与施工要求

引下线负责将接闪器接收的雷电流引入大地,设计时数量不少于两根,沿建筑物外墙均匀对称布置。材料选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具备足够机械强度与热稳定性。施工中,引下线应尽量短直,减少弯曲,避免出现直角弯,降低雷电流传输阻抗。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连接采用焊接或专用连接夹具,确保连接可靠、电气导通良好。例如,某机场塔台引下线施工严格把控质量,采用大规格热镀锌圆钢,焊接工艺精湛,经多次雷击考验,运行稳定。

2.2 感应雷防护技术

2.2.1 屏蔽措施

对机场内电子设备机房、通信线路等采取屏蔽措施,阻断感应雷电磁信号传播。机房采用金属屏蔽网或金属板进行电磁屏蔽,确保机房内任意点电场强度在特定频段内小于规定值。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穿镀锌钢管敷设,钢管全程电气连通并接地,有效屏蔽外界电磁干扰。例如,某机场通信机房进行屏蔽改造后,感应雷引发的通信故障大幅降低,通信质量显著提升。

2.2.2 等电位连接

通过等电位连接,将机场内金属物体、电气设备外壳、接地装置等电气连通,消除电位差,避免因电位差引发的火花放电。在建筑物入口处,对进入的电缆、管线、桥架等做等电位连接后接地;机房内所有机架、设备机壳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例如,某机场在实施等电位连接改造后,有效降低了感应雷对设备的损害风险,保障了设备运行安全。

2.3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

2.3.1 合理布线与线缆选择

机场电气系统布线遵循规范,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敷设,避免交叉干扰。选用屏蔽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线缆,如屏蔽双绞线用于信号传输,铠装电缆用于电源输送,减少雷电电磁脉冲耦合几率。例如,某机场在电气线路改造中,优化布线方案,选用优质线缆,有效降低了雷电电磁脉冲对系统的干扰。

2.3.2 安装电磁脉冲滤波器

在电气设备前端安装电磁脉冲滤波器,过滤雷电电磁脉冲中的高频干扰成分,保证设备正常工作。滤波器根据设备特性与电磁环境参数选型,其通带特性满足设备信号传输需求,阻带特性有效抑制雷电电磁脉冲干扰。例如,某机场雷达设备安装电磁脉冲滤波器后,运行稳定性显著提高,受雷电电磁脉冲干

扰次数明显减少。

3 机场电气工程接地技术要点

3.1 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

3.1.1 接地电阻要求

机场不同区域对接地电阻要求严格。航站楼、塔台等重要建筑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确保雷电流迅速泄放,降低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危害。导航台、通信基站等设施接地电阻不大于 2 欧姆,保障高精度电子设备稳定运行。其他一般建筑物和设施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姆。设计时,根据土壤电阻率、地质条件等,选择合适接地方式与接地材料,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3.1.2 接地方式的选择

根据机场电气系统特点,选择合适接地方式。常见有 TN 系统(包括 TN -S、TN - C - S)、TT 系统、IT 系统。TN - S 系统适用于对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所,如航站楼、塔台等,其将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有效避免电气故障引发的触电事故。TT 系统用于部分对漏电保护要求较高的设备接地。IT 系统适用于对供电连续性要求极高的场所,如医疗设备区域等。设计时,综合考虑系统特性、设备要求、环境因素等,确定最佳接地方式。

3.2 接地系统的施工要点

3.2.1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与间距

接地体埋设深度根据土壤性质、冻土层深度等确定,一般不小于 0.6 米,在寒冷地区,需埋设在冻土层以下,确保接地性能稳定。接地体间距根据接地体类型与土壤电阻率调整,垂直接地体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 2 倍,水平接地体间距不宜小于 5 米,避免接地体之间相互屏蔽,影响接地效果。

3.2.2 接地连接的可靠性

接地连接采用焊接、压接等可靠方式。焊接时,焊缝饱满、牢固,无虚焊、漏焊,焊接部位做好防腐处理。压接使用专用压接工具,确保连接紧密、电气导通良好。接地连接点标识清晰,便于检查与维护。例如,某机场接地连接施工质量严格把关,采用先进焊接工艺与检测手段,保障接地连接可靠性。

4 结论​

机场电气工程中的防雷与接地技术是保障机场安全运营的核心技术,直接关系到航空运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对直击雷、感应雷、雷电电磁脉冲危害的深入分析,针对性采取合理有效的防雷技术措施,如优化接闪器与引下线设计、实施屏蔽与等电位连接、科学应用电涌保护器等,可有效降低雷击风险。

参考文献:

[1] 杨薇 . 雷电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在民航机场中的运用 [J]. 设备监理 ,2024,(05):52-55.

[2] 邹建森 . 基于遥感监测的机场防雷预警系统的设计 [J]. 自动化应用 ,2023,64(09):175-178+181.

[3] 魏征 , 高丽娜 . 从贝宁波多诺伏新议会大厦项目设计浅谈法国标准下防雷接地系统设计要点 [J].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3,17(01):36-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