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式学习模式优化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

闫曙光

山西省平遥县朱坑乡第一初级中学校 山西晋中 0311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往往存在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项目式学习模式以其目标明确、任务驱动和注重实践的特点,为优化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能够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1 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1.1 项目式学习的定义与核心理念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其核心理念是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究者。他们需要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目标,通过自主研究、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逐步解决问题,完成项目任务。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项目式学习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受到限制。而项目式学习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其次,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规划学习路径、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项目式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2.1 明确项目目标,设计主题化活动

在项目式学习中,明确的项目目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应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具有主题性和针对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目标应具体、明确,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达成相应的学习成果。例如,在开展“家乡文化调研”项目时,教师可以将项目目标设定为“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并围绕这一目标设计具体的活动任务,如实地考察、访谈、资料整理等。通过明确的项目目标,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活动的方向和要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2.2 优化活动设计,注重任务驱动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设计多样化的任务是项目式学习的关键环节。任务设计应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提升其综合能力。同时,任务设计还应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例如,在“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一是调查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包括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二是提出改进建议,如设计校园文化标语、规划校园文化活动等;三是撰写项目报告,总结活动过程和成果。通过这些任务的驱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知识,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2.3 强化过程管理,提升活动效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和指导。通过定期检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每周组织一次小组汇报会,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和遇到的困难,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通过过程性评价,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活动效果。

3 项目式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评价机制

3.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项目式学习模式下的评价应突破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等,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等方面。例如,在“文学名著阅读分享”项目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阅读笔记、小组讨论表现、阅读报告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评价自己和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家长则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兴趣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注重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

在项目式学习中,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尤为重要。过程性评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表现性评价则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校园戏剧表演”项目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排练过程、小组合作情况等进行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表演技巧、角色理解等方面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建议;在项目展示阶段,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演效果、舞台表现力等进行表现性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鼓励他们继续提升。通过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3.3 以评价促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则能够通过评价反馈,明确自身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评价机制的有效运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例如,在项目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知识掌握不牢固、合作能力有待提升等,并在后续的教学中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强化。学生也可以根据评价反馈,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评价机制的引导,教师和学生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和学习过程,实现共同成长。

4 结语

项目式学习模式为优化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精心设计的任务驱动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项目式学习模式,不断探索和创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通过项目式学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 许瑞英 . 依托项目式学习开展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究——以“包装中的智慧”为例 [J]. 考试周刊 ,2025,(16):56-59.

[2] 张恭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12):122-125.

[3] 魏成香 . 初中语文“ 阅读综合实践” 项目式学习流程构建与案例设计——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学为例 [J]. 教育界 ,2025,(14):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