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陷病害养护维修对策
于帅
辽宁交投养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15
高速公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陷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影响交通安全和舒适性,降低路面使用寿命。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陷病害的类型和形成原因,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养护与维修对策,以保障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年限。
一、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降常见病害及形成原因
了解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降的常见病害及其成因,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具有重要意义。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降的常见病害有以下几种:
第一,地基沉降。这是指由于地基土层的压缩、排水、承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路基下沉。地基沉降会导致路面出现凹陷、裂缝、波浪等现象,影响行车舒适度和稳定性。地基沉降的处理措施主要有加固地基、换填土层、强夯处理等。
第二,差异沉降。差异沉降是由于新老路基或者半填半挖路段之间的沉降不同步导致的搭接处的变形。差异沉降会导致搭接处出现裂缝、错台、剥离等现象,破坏路面结构和防水层。差异沉降的处理措施主要有增加搭接面积、铺设土工格栅、铣刨调平等。
第三,边坡病害。这类病害是由于边坡岩土体的不稳定或者受到自然因素(如雨水、温度、地震等)和人为因素(如开挖、爆破等)的影响导致的边坡变形或者垮塌。边坡病害会导致边坡材料侵占车道、堵塞排水系统、影响交通安全。边坡病害的处理措施主要有加固边坡、防护边坡、清理边坡材料等。
路基路面沉陷病害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土质因素:土质不均匀、土层薄弱、土壤含水量高、土壤压缩性大等,导致路基承载力不足,发生不均匀沉降。第二,水文因素:雨水渗透、地下水位变化、渗流冲刷等,导致路基土体失稳、液化、冲空等,引起局部或整体沉陷。第三,载荷因素:车辆荷载过大、过频、偏心等,导致路基土体受力不均、超载、疲劳等,产生塑性变形或破坏。第四,施工因素:施工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材料不合理等,导致路基结构设计不合理、填筑密实度不够、排水系统不完善等,造成路基强度不足、变形过大。第五,其他因素:地震、地裂、地塌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破坏、挖掘、爆破等人为干扰,也会对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
二、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养护对策
针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陷病害的原因和特点,常见的养护对策有以下几种:
加固处理:通过在沉陷区域注入水泥浆、灰浆、树脂等材料,或者在沉陷区域打入桩柱、锚杆等结构,增加路基土体的强度和刚度,抵抗沉陷变形。
填补处理:在沉陷区域填入碎石、碎砖、沙土等材料,或者在沉陷区域铺设钢板、钢网等结构,补充路基土体的体积和厚度,恢复路面平整度。
更换处理:在沉陷区域挖除原有的路基土体和路面结构,重新填筑合格的路基土体和铺设新的路面结构,消除沉陷缺陷。
排水处理:在沉陷区域设置排水管道、排水沟、排水井等设施,或者在沉陷区域施加压力或抽吸作用,排除路基土体中的多余水分,减少水对土体的软化和冲刷作用。
监测处理:在沉陷区域安装监测仪器和标志物,定期观测和记录沉陷量和速度等数据,分析沉陷规律和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三、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陷病害常见维修对策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陷病害会影响高速公路的平整度、安全性和舒适性,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维修对策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不同的沉降原因和程度,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陷病害的常见维修对策有以下几种:
(一)加固法
一般用于地基土较软或含有可压缩层的情况,主要是通过在地基土中注入水泥浆、化学药液或其他材料,增加地基土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减少或消除沉降。加固法的优点是施工简便、成本低、效果明显,缺点是可能会引起环境污染或地下水位变化。
(二)抽水法
适用于地下水位过高或泥浆渗入路基土的情况,主要是通过在沉降区域周围或下方设置抽水井或排水管,降低地下水位或排除多余的泥浆,从而恢复地基土的承载力。抽水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效果快,缺点是可能会导致周围地区的沉降或干扰其他设施。
(三)填补法
填补法用于地震或其他外力造成的局部沉降的情况,主要是通过在沉降区域填入砂石、碎石或其他材料,补充沉降空间,从而恢复路面的平整度。填补法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可能会影响路面的结构性能或稳定性。例如,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后,许多公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和断裂,影响了交通和救援工作。为了尽快恢复公路的通行能力,工程师采用了填补法,在沉降区域填入了大量的砂石和碎石,使路面恢复到基本平整的状态。
(四)热再生法
热再生法是指利用专用设备将沉陷部位的沥青混合料加热软化,然后铣刨出来,加入新的沥青和骨料,再重新铺筑压实。这种方法适用于轻微或中度的沉陷病害,可以恢复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节约材料和能源,减少污染。
(五)冷再生法
冷再生法不同于热再生法,是利用专用设备将沉陷部位的沥青混合料铣刨出来,加入新的沥青乳化剂和水泥等稳定剂,再重新铺筑压实。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度或重度的沉陷病害,可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六)沥青混凝土覆盖法
沥青混凝土覆盖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路面修复方法,它的原理是在沉陷部位铺设一层新的沥青混合料,形成一个覆盖层,以遮盖沉陷的痕迹。这种方法适用于轻微或中度的沉陷病害,可以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和防水性能,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但是,这种方法不能根本解决沉陷问题,因为它没有对路基进行加固或改良,所以沉陷部位可能会再次出现裂缝或下沉。因此,这种方法只能作为一种临时的应急措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七)沥青混凝土切割换填法
沥青混凝土切割换填法是一种彻底而有效的路面修复方法,它的原理是将沉陷部位的沥青混合料切割出来,然后填入新的沥青混合料或其他材料,再重新压实,使之与周围的路面形成一个整体。这种方法适用于重度的沉陷病害,可以彻底消除沉陷区域,恢复路面的结构完整性。这种方法需要对路基进行检测和处理,以消除沉陷的原因,如排水不良、土壤松散、基层破坏等。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和频率。
四、结论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陷病害是影响公路安全和舒适的常见问题,其成因复杂,涉及施工、养护、环境、交通等多方面因素。针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陷病害的养护维修对策,本文从科学预防和养护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高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各种养护维修对策的原理、方法、效果和适用范围,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以期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陷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宝曾 . 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陷病害形成原因及养护维修对策 [J]. 汽车周刊 , 2024(1):0247-0249.
[2] 杜金浩 , 郭会臣 .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 [J]. 越野世界 ,2024, 19(22):48-49.
[3] 张晓东 .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成因及治理措施[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