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陈志银
汉川市河田二河镇支河小学 431612
一、引言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旨在通过语文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注重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更强调想象力拓展、性格塑造与价值观培养。古诗词作为独特的文化形式,承载着古人情感与思想,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借古鉴今,感悟其中的情感与品格,进而影响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思维品质的提升和情感的丰富。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守旧
受我国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影响,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老师“教”为主要内容,不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这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地记住一些古诗、文章,对于生字和词语也只是采用抄写的记忆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单一
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小学语文教材的可拓展性较强,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性格培养、习惯培养等教学。然而目前很多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依旧是就教材讲教材,不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忽视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忽视情感教学
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忽视情感引导的问题,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常忽略结合诗句背景进行情感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思维疲惫,缺乏主动思考与独特见解,难以将古诗词内化为自身素养。
三、借助古诗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借助古诗情境,丰富学生情感
古诗教学可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丰富情感体验。古诗语言精炼却意境深远,如“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寥寥数语便传达出游子思乡的无奈与惆怅。
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离乡情境,增强情感共鸣。再如“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教师结合封建社会背景讲解,可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矛盾,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情怀与责任感。借助古诗情境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理解能力,还能深化情感教育,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注重古诗内容,培养良好品格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还未固定,自身的性格也没有定性。通过小学语文古诗词中的人物待人接物的态度可以对学生的品格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通过对经典古诗词的朗诵,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自古传承至今的善良、谦逊、重礼等品格。
如李白所写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通过比喻的写作手法,表达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知己亲。自古以来,我国就是重视情谊的国度,伯牙钟子期之情更是感动古今。借助于这个诗句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友情”,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李清照所写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用慷慨激昂的措辞,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胸围大志,对于侵略者的愤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步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奋斗史。无数的英烈在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之时,没有丝毫的逃避与退缩,而是表现出了中国人的铁骨铮铮,不畏艰辛,这些是当今小学生所要学习的品质。
(三)学习古诗表达,提高应用能力
古诗词的语言表达之美在于其通过或拟人、或比喻、或排比等修辞手法组织语言。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对于古诗词修辞手法和措辞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读和写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二者是以具有相互的内在联系,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基础素材和丰富的知识量,写作则是对阅读内容的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推崇的方法。
如杜甫所写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这句诗词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和“鸟”拟人化,花朵也哭泣了,鸟儿也伤心了,借此来表达作者对于国家破亡的伤感之情。在课堂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拟人手法进行创作。这个过程既是深化学生对于诗词理解的过程,又是提高学生对于所学习知识应用能力的过程。
李商隐在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则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借用“春蚕”和“蜡炬”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即对于故国的相似,又觉得相思无望,只能致死忍受着这种情感折磨。双关的修辞手法对于文章意思表达具有突出作用。在诗词讲解中,通过对双关修辞的着重分析,让学生尝试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章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借助信息技术,深化古诗内涵
要想更好地借助于古诗,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注重古诗内容与当今话题的结合,以此提高学生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程度。
老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进行古诗教学,微课作为“互联网 + 教育”的产物,是一种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教育资源形式,具有知识资源容量较小、传播速度较快、教学时间较短(不宜超过 10 分钟)、主题鲜明突出和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如学习古诗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时,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当今社会上“感恩”的案例,并将其制作成微课资源,通过古语与当今现象的结合,有利于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让其明白在今天的社会上除了父母,其他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对自己好,人要永存感恩之心,要明白说“谢谢”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其良好的性格。
四、结论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应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价值,深入分析其表达手法、内容与情境,借助古诗文培养学生的理解力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情感与哲理,提升语言素养的同时,促进情感发展与人格成长,使学生在诵读中不断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静娴 . 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效率——探析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1 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一)[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1:3.
[2] 何绪美 . 探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J]. 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 ),2021(04):51-52.
[3] 宋蒙蒙 .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J]. 天天爱科学 ( 教育前沿 ),2020(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