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究
赵灵丹
浙江台州市温岭市泽国中学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他们将音乐课堂视为放松心情的轻松课堂。由于没有考试的约束,教师也不会对他们有硬性规定,这导致学生虽然从小学、初中、高中虽有过完整的音乐课程学习,但还是未能建立起健全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品味。那如何让学生在接受课堂内容的同时又可以培养和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这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责任重大。高中阶段是学生审美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促进其情感表达、文化理解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是往往他们的音乐审美来自于“随大流”,也就是流行什么我就喜欢什么,没有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力。为更好的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创新,拓宽音乐教学内容,使学生接触到多样化的音乐风格及作品,形成独特的音乐审美能力。
笔者结合在普通高中担任音乐教学工作以及高中生的自身音乐素养情况,探究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音乐审美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还需要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教师亦需扮演一个积极的引领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大部分学生对于教材存在着偏见,认为教材里的音乐作品就是“土里土气”的,不够潮流,从而不愿静下心去聆听。此时就需要教师在鉴赏课程的基础上拓展到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有更广泛的审美体验。比如寒假后的第一节起始课,可以融入春晚节目的鉴赏。像今年特殊的非遗春晚,非常值得学生们去品鉴,从歌曲到舞蹈到各大分会场,满屏的非遗文化。特别是武汉分会场将荆楚文化在短短的 7 分钟内展现的淋漓尽致,曾侯乙墓编钟、虎座鸟架鼓、古琴还有黄鹤楼前的凤凰涅槃舞将悠远的荆楚文化和现代化的武汉完美的结合。又如讲到中国民族乐器这块时,可以引入时下比较出圈的民族乐器——唢呐,借用影视作品《与凤行》、《哪吒 2》中的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产生情感联结,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音乐认知,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二、让音乐文化融入校园,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高中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校园里,教师可以营造丰富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强行植入”各类音乐类别,营造沉浸式音乐体验,使学生在高压强度的学习氛围下,也可潜移默化的接收到各类音乐信息。校园里可以渲染氛围的就是校园音乐,他可以是各个时段的铃声。结合高中生的在校作息时间,我们有上午起床铃声、中午的课前铃、以及傍晚的休息音乐。根据时间以及时节的变化,制定相应的铃声音乐。比如 3 月份是春暖花开,积极生发的时节,可以将关于春的音乐作品进行剪辑成曲,维瓦尔第《春》、贝多芬《春天奏鸣曲》、约翰 . 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等,使学生从早上起床至休息都有春之声环绕在耳畔, 也可以助长一天的学习动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体验形式,加强师生互动
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首先前提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营造一个专业的音乐教室,使他们能够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下感受音乐。利用好的音响设备能够保证音乐作品的真实还原度,让学生们更真实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教师要放低姿态融入到学生当中,使学生不拘谨于课堂,更好的进行交流互动,营造和谐舒缓放松的课堂氛围。如在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鼓乐铿锵》中,绛州鼓乐《滚核桃》的欣赏时,教师可以现场展示击鼓,并带领学生体验各种击鼓方式,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从而更有效直观的感受山西鼓乐的魅力。在网络信息十分发达的当下,高中生接触的音乐信息也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只停留在教科书上,在教学设计时,应在教材的基础上筛选一些与时俱进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这样在欣赏的同时又可以满足他们对于新鲜时尚度的需求,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教会他们如何去判断通俗和高雅,甄选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和欣赏能力。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欣赏量才能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为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四、加强音乐实践活动,拓展音乐审美实践平台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过程中实践活动十分重要,课堂上的学习大多数是理论学习,只有理论加实践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把音乐审美内化为思想和行动。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平台以及活动机会。高中生课余时间有限,可以利用每月抽一节课作为学生的展示小舞台。虽为小舞台,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讲台为舞台,以同学为观众。包括演员在内,有锻炼策划的、锻炼主持的还有锻炼场务的,全方位尽情大胆的展示自己的优势特长,学生可以体验从紧张的手脚颤抖到从容面对观众的舞台氛围。期末的音乐测试也可以成为锻炼的一次机会,每位学生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歌曲,完整的演绎。各式各样的课堂实践活动都可以成为锻炼学生胆量和勇气的平台。另外课外音乐活动亦是音乐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展示与交流平台。比如校园社团活动,以及每年的固定“十佳歌手”“元旦汇演”等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表达能力,以增强其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五、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音乐仪式感
从高中生的年龄发展来说,他们已经具备成人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也需要一些直达心灵的音乐仪式感。通过音乐感染力和仪式感的营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在校园中可以注重各种音乐开场,在重要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主题班会等)开始前音乐作品的选择,可以用一些激励人心的流行音乐,即可拉近学生的距离也让他们可以在音乐的感染下进入活动氛围,感受仪式感。还可以让音乐与情感仪式结合。如高三成人礼,正式的服装、庄重的开场致辞,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这种仪式感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同时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每年的高考出征也是每所学校重视的仪式感之一,用中国鼓送行,击鼓铿锵有力,学生呐喊声震耳欲聋,不仅营造了热烈、振奋的氛围,还寓意着人们希望考生们能向战士一样勇敢面对高考,一往向前,取得胜利。这些音乐审美与生活仪式感的结合,不仅能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提升艺术修养,还可以让他们在仪式感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总之,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现代音乐教师必须努力的目标之一。教师自身也需要与时俱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积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相信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氛围与环境中,教师能引领学生感受音乐之美,理解音乐之美,感悟音乐之魅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趣味,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
[1] 孙敏 . 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研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20):126-128.
[2] 杨玲玲 . 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J].学苑教育 ,2023(20):72-73,76.
[3] 刘雪 . 浅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J].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 ),2023(5):119-121.